雍正王朝:老八高段位“危机公关”,三步摘清老九,一招郡王到手

更新时间:2024-03-19 15:04:09作者:无忧百科

雍正王朝:老八高段位“危机公关”,三步摘清老九,一招郡王到手

文丨卿心君悦

这是老八胤祀在九子夺嫡期间一次重要的出手。

也是这次出手,让老八达成了一箭三雕的目的——既摘清了心腹老九,又狠踩了太子一脚,同时还顺利跻身郡王行列。



导语:

张五哥顶凶一案引爆了大清朝官场,事情不仅涉及太子,八爷党的核心人物之一老九胤禟也牵扯其中,真凶任季安与操作人刘八女都是老九的门人。

也就是说,就算老九没有直接参与其中,或是真的不知情,也可能会受到康熙的猜忌。

同时,难保任季安与刘八女不会为了保命,狗急跳墙的拿出与老九“权钱交易”证据,威胁老九救他们出去,甚至鱼死网破。



此时,摆在老八面前的难题是:如何最大程度的将老九摘清。

倒不是老八顾念兄弟情,而是一旦老九出事,他老八也会受到牵连,毕竟他们是在康熙处挂名的小团体。这种有损在康熙老爹心中形象,影响自己夺嫡大计的事,老八自然不会让其发生。

于是便有了老八堪称满分的“危机公关”,三步摘清老九,一招晋升郡王。

“苦肉计”

得知张五哥顶凶一案被康熙亲自过问,八爷党立刻凑到一起商讨对策。

老八一面销毁与任季安等人书信往来的证据,一面气急败坏数落老九:

“我同你们说过多少次,做人要堂堂正正,用人要谨慎小心,可是你们就是不听。什么任季安刘八女,全是些为富不仁的小人,而你老九居然把他当作了心腹,这下好了这样的事也做出来了,连你也脱不了干系。”



这是爱之深,责之切吗?

不要想太多!

生在帝王家,哪有什么真感情,抱团不过是一种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模式罢了。

不过,老八如此疾言厉色的责备老九,倒不是为了发泄这不满的情绪,而是为后续“说服”老九做铺垫。

说服老九什么?

说服老九交出任季安与刘八女,好好配合他接下来的计划。

虽然老九平时对他这个八哥唯命是从,可老八清楚,老九小聪明有余,大智慧不足,真遇到事了,尤其是事情关己,很容易方寸大乱,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



况且,他要是直接让老九交人,老九难免会认为他这是要弃车保帅,着急撇责,这样不利于团队的和谐。毕竟老九可是八爷党的先锋,没了老九的支持与力挺,老八就等于少了一个臂膀。

也因此,老八需要想个办法,既能说服老九心甘情愿的配合,又不至于伤了彼此的“感情”。而现在老八不留情面的指责老九,正是在为后面的表演做准备。



果然,被老八当着老十、老十四面训斥,老九脸上挂不住了,负气地回了句:

“大不了也像老十一样,我到宗人府坐个一年半载。我绝不连累你八哥就是了!”

老九这段话,不满的意味已经很明显了:

拿人家钱的时候,八哥你不吱声,不阻止,现在出事了,你跳出来指责我用人不当,早合计啥呢,是钱你没花,还是你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你不就是怕担责吗,没事,这个锅我自己背。

目的达到了,老八开始了早有预谋的影帝级表演:

“是啊,你们是没有连累我,我又有什么怕你们连累的呢?我身为皇子,我平平安安的,我这一辈子踏踏实实的做一个富翁就是了,我干嘛要操这么多心,管这么多事呢!好,你们都走吧,我累了,我要歇息一会儿。”



从一脸受伤,到眼中含泪,老八这番声情并茂的表演,直接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一心为兄弟,却遭误解”的受害者——

我说你,是为了你好!我夺嫡,也是为了你们!不是为了你们,我至于这么操心嘛。你可倒好,不理解我,不感谢我就算了,还把我的好意曲解为是担心受连累,你的良心不会痛嘛……

老八这招类似于变相的“苦肉计”。

所谓苦肉计,不一定真的要皮开肉绽,或是伤害自己。其核心在于,通过某种方式,将自己塑造为受害者,将对方变成“施暴者”,从而让对方心生愧疚,进而让步甚至言听计从。

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心理控制术”——通过控制对方的情绪与心理,影响对方的决策和行为。

毕竟,所有的计谋,谋的都是人心。

而老八的“苦肉计”主打一个反差。



试想,堂堂大清朝的“八贤王”,运筹帷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却在几个弟弟面前委屈的梨花带雨,冲力有大多,可想而知。

也因此,看到老八掩面不语,老九立马跪地认错:

“八哥,您您就当我什么话也没说行吧,您就当我说的不是人话,八哥,八哥。”



见此,老八也见好就收,赶忙扶起老九,同时道出了他真正想说的话:

“看来,一场大的风波是免不了,你们听我一句话,最近哪也不要去,什么也别说,到时候,我自然会告诉你们该怎么办。”

至此,无论是老九,还是老十、老十四,在这件事上都会绝对服从老八的安排,不会再乱来,毕竟他们的八哥,都被“气哭了”……

而这便是老八“危机公关”的第一步:消除内部不稳定因素。

只有内部稳定,态度统一,才能更好的着手处理外部问题。有些事,败就败在自己人身上。为了避免自己人节外生枝,也为了让老九心甘情愿的配合,老八这才故意自导自演了这出“苦肉计”。



两场戏

老九等人离开之后,老八坐着小轿子,溜进了佟国维的府邸。

事发之后,康熙没有接见任何皇子,只召了上书房三位大臣议事,所以老八此行,是想从佟国维处,打探康熙对此事的态度,然后根据康熙的态度,制定下一步计划。



得知康熙准备好好整顿下刑部与各省司法衙门,且明确表示无论涉及到谁,都要严查到底,老八第二天就去康熙面前主动请缨了。

在老四听从邬思道的建议主动退出之后,老八如愿接手了差事。

而在接下来的会审中,有两件事值得特别注意:

一是,老八“礼待”刑部堂官司马尚三人。

见待参的司马尚三人站立于堂下,老八主动要求给其设座,理由是:

“朝廷自有我朝廷的规矩,没有革职,你们依然是刑部的堂官,既是会审,怎么可以没有三位大人的座呀。”



这就是老八的精明之处。

他自然可以无视司马尚三人,但这样一来,很容易让人认为他摆官威,拿官腔,不把刑部官员放在眼里,毕竟人家尚未定罪,没定罪,就应该按规矩办事。

而更重要的是,司马尚三人的背后站着太子。

倒不是说,老八此举是在向太子卖好,他是做给康熙看的。

要知道,上至康熙,下至百官,中间包括太子与众位皇子,所有人的注意力此时都在奉旨办差的老八身上。老八的一言一行必须做到让人挑不出毛病,尤其是不能让康熙老爷子感觉他有借机针对太子一党的嫌疑。

也就是说,给司马尚三人设座,老八是在彰显他秉公处置,大公无私的态度与形象,同时避免被康熙老爷子猜忌。



二是,老九上演“大义灭亲”的戏码。

在按程序审问完张五哥之后,老八明知故问刑部是否去捉拿了任季安与刘八女。其目的是为了“逼”司马尚当众挑明老九与任季安等人的关系。



而司马尚刚入套,老八便抛出了一个问题“说清楚,究竟是你们不去捉人,还是九贝勒不让你们去捉人”,随即便将当事人老九请上堂。

就这样,老九带着被五花大绑的任季安与刘八女一同出现了:

“八哥,这两个是我的门人,但他们犯了王法,我也不能庇护,现在我送他们投案来了,请八哥处治。”



问题来了,为啥老八不直接让老九把人带上来,非要明知故问的问司马尚呢?

原因很简单:为了名正言顺把司马尚等人拿下。

注意老八后续处置司马尚的理由:

“大胆司马尚,身为刑部尚书,掌管朝廷最高司法衙门。始而玩忽朝廷王法诬良为罪,进而无视皇上旨意放纵真凶,还百般狡辩诬陷于皇子。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老八明知故问和老九“大义灭亲”的这两出戏,司马尚的罪状很可能就只有第一条——“玩忽朝廷王法诬良为罪”。

如果只凭这条就处治了太子党的司马尚,还是那句话,老八很可能会被康熙猜忌是有意针对太子,撇清老九。

如今不同了,多了后两条罪状,老八对司马尚等人的处置完全是合情合理,有理有据的。这样一来,不仅堵住了太子可能叫屈的嘴,也让康熙挑不出任何毛病。同时还帮老九自证了清白,一举三得!



这便是老八“危机公关”的第二步与第三步——

第二步:化被动为主动

所有人都知道,任季安与刘八女是老九的门人。

也因此,按照所有人的逻辑,老九势必会想办法庇护二人,以避免受牵连,或是对方“鱼死网破”。

如今老九正大光明的承认两人确实是他的门人,且主动将他们送到了刑部,这足以证明他问心无愧,进而彻底撇清自己。

说白了,面对猜忌与怀疑,被动的解释或是叫屈喊冤是最无用的,倒不如化被动为主动,把事情摆到明面上,然后坦然应对之,用事实与行动自证,这才是明智之举。



第三步:灯下黑

这里的灯下黑,是指老八利用了灯下黑的思维——人最容易忽略的是发着亮光的灯底下。

老八高调的处置了司马尚等人,就是为了将老九藏在“灯”下,把太子推到康熙面前。

要知道,司马尚等人是太子的心腹,如今他们被定罪收监,太子自然脱不了干系。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事件的焦点都集中在了太子一方,这其中包括康熙。

毕竟,太子是康熙心心念念要扶上大位的储君,储君出了事,康熙哪还有心思寻思别人。

说白了,老八这番操作,目的是让太子成为那盏引人注目的“灯”,这样一来,老九就可以安安心心躲在太子的“光辉”之下了。



如果康熙想彻查,那么第一个要查的就是太子,而不是老九与任季安等人的关系。如果康熙投鼠忌器,草草收场,那么老九也就彻底过关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康熙不惜动太子也要彻查,有了老九那出“大义灭亲”,可能受到的负面影响也基本可以忽略。

有人可能会问:老八、老九不怕任季安与刘八女攀咬吗?或是将他们收钱的事抖露出来?

不怕!别忘了,二人的家人以及任伯安还在外面呢!



他们不会拿全家老小的性命,去换老八、老九被亲爹处罚。毕竟,就算老九收钱的事败露了,康熙又真的会对亲儿子痛下杀手吗?

不会!

而任季安与刘八女的结局只会比现在更惨!

至此,老八只用三步,就化解了老九与自己的危机。只不过,老八想要的不止这些,他之所以主动接下这个差事,还有另一层目的……

诱审肖国兴

会审当晚,老八背着协同办差的老十三,夜审了肖国兴。

为了诱骗肖国兴告发太子,老八谎称自己是替康熙传话,只要肖国兴交代实情,就既往不咎。就这样,老八顺利拿到了太子的罪证,连夜进宫呈报给康熙。



面对心情复杂的康熙,老八只用三句话,就拿到了晋升郡王的通知书。

第一句话:

“儿臣见过奏折以后,就把他关在刑部的单人牢房里,并派了重兵看守。现在没有儿臣的手令,任何人都不能见他。”

老八这是在告诉康熙:老爹你放心,我已经第一时间全面封锁了消息,不会再有人知道这件事。

第二句话:

“皇阿玛,太子乃一国储君,此事如果张扬出去,必定会使朝野震动。再说,肖国兴所说的事,也并不一定属实,即便属实,也只能奏陈皇阿玛圣裁。



老八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确:老爹你看,我并没有趁机踩我的太子二哥,我跟您是一条心,我心里想的是大局,装的是您,事情的决定权和主动权在您的手里,局势我已经控制住了,替死鬼我也已经给您准备好了……

第三句话:

皇阿玛,儿臣以为,此事不能再让任何人知道,所以我禁锢了他,就连夜赶进宫来了。”



再次强调自己的做了什么,变相向康熙邀功。

总结来说,老八就是想借此事的处理,在康熙面前塑造他是个识大体,顾大局,没有私心,一切站在康熙角度出发,为康熙与大清朝着想的“忠臣”。

对!就是忠臣。

老八是以臣子的身份向康熙汇报,而不是儿子。



这时,我们再看看康熙事后加封老八时,对老八的评价:

“深明事理,用心正大,处事明达。”

深明事理,说的是老八顾全大局,处处站在大局的角度出发;用心正大,说的是老八拿到奏折,没动歪心思,而是第一时间进宫陈奏;处事明达,说的是老八迅速封锁消息的明智行为。

事实上,从一开始老八诱审肖国兴,就不是为了趁机扳倒太子。与老四一样,老八同样不想成为邬思道口中那个不容于天下,不容于朝廷,不容于康熙的人。



况且,老八压根就没把太子当成对手。

在他看来,不用他出手,太子自己就能把自己作死。与其成为扳倒太子的“罪人”,不如借此去康熙处卖个好,邀个功,换回个郡王实在。

得到了康熙老爹的另眼相待,他夺嫡之路还不一片光明?

这便是整个件事中老八的最后一招: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核心是一个“瞒”字。



老八打着康熙的名号,欺骗了肖国兴,进而顺利拿到太子的罪证,这是瞒天过海;随后,老八故技重施,隐瞒了诱审欺骗肖国兴的行为,将罪证伪装成“意外发现”,迷惑了康熙,进而得到认可与奖赏,也属于瞒天过海之计的范畴。

不得不说,在做局用计方面,老八绝对是不次于老四的存在,只不过,手段确实阴损了些。当然换句话说,也是太子自身不正,荒唐事一堆,才给了别人可乘之机。



卿心君悦,读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日子。用文字温暖你,我。

本文标签: 康熙  八爷  王法  老九  太子  进宫  古装片  历史片  宫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