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深度解析:大结局烂尾,剧情联想到了最近的“胖猫”事件
2024-05-22
更新时间:2024-05-22 03:06:08作者:无忧百科
孔立文
近日,由新疆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改编的微短剧《我的阿勒泰》爆火,刚一开播,收视率即登顶同一时段电视剧榜首,豆瓣评分居高不下,于适等主演及作家李娟纷纷登上热搜榜。《我的阿勒泰》如一股清流,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在时代演进与文化嬗变中多元荟萃的真实新疆。
人们内心最柔软的情感与情怀,是需要被唤醒的。《我的阿勒泰》清新隽永,明亮质朴,不乏诙谐幽默,甚至还有一抹淡淡的忧伤,但结局唯美治愈,妙不可言。
作品以一个怀揣写作梦想的文艺少女李文秀的视角,亲身感知游牧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击碰撞,探寻生命体验的共通之处,打通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血脉,激发了人们的审美共情。
相信读过散文集《我的阿勒泰》的读者,一开始看剧时,肯定是带着挑剔的目光,但随着剧情展开,人们便为之着迷,放不下也离不开。那些青春的悸动和蓬勃,纯真与隐忍,以及纯粹的原生态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令人欲罢不能,久久不能释怀。
仅从该剧集的故事性层面,《我的阿勒泰》本身是立得住的作品,其画面的精致程度堪比一部大银幕电影。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戏剧冲突环环相扣,相互交织穿插,一波连着一波,扣动人们的心弦。
当文秀听闻巴太可能要与库兰成婚,从而质疑他对她的爱时,巴太这样对她说,“你看,是谁第一次看见了踏雪进步的?”“我带你看的,你还不明白吗?”就是这么与众不同又浪漫真挚的告白方式。
好的故事直抵人心,但在好故事的背后,无不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我的阿勒泰》以微短剧叙事的形式,深情讲述新疆故事,把各族人民守望相助,以及真实生动的生活图景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在一些作品中,现代文明与传统价值观的撞击一直是隐秘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故事冲突的根源,但这部作品的戏剧性,就是通过人物克服这一矛盾产生强烈生存意识的觉醒来展现的。
巴太是一个接受现代思想的阳光少年,因哥哥酗酒离世,固执的父亲要求他背负起牧民家庭的责任,甚至按照传统习俗续娶嫂子托肯为妻,由此想让哥哥的两个孩子留在父亲身边。但托肯已经有了自己喜欢的人,她决意带走两个孩子,但她却不敢面对来自世人包括家人的目光。这种不同代际价值观的碰撞,本身就有很强的戏剧张力。
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同样可圈可点,性格奔放具有生活大智慧的张凤侠,既粗粝精明又左右逢源,平时看似大大咧咧,其实也有着细腻丰盈的内心世界。“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呀。”马伊琍饰演的张凤侠把这种生命美学演绎得完美无瑕。
内敛文静却怀揣文学梦想的文秀,面对大都市的挫折和冷眼,选择“去爱、去生活、去受伤”,勇敢回归并融入草原牧场。她亲身体验牧区甘苦,见证了牧民们的淳朴和善良。而生活的艰辛与磨难反而成为其写作的灵感。这是生活对文学的馈赠与反哺,本身也充满哲学的辩证法。
当文秀萌发对巴太的爱恋时,剧中有这样一句旁白——“在哈萨克族文化里,人与人之间产生友情或者爱情,是由于被看见,所以在哈萨克语中‘我喜欢你’的意思是‘我清楚地看见你’。”
原来被看见是如此美好,意味深长。
《我的阿勒泰》在法国戛纳举行全球首映,入围第七届戛纳国际电视剧节最佳长剧集竞赛单元,短短几天,全网有效播放量破亿。新疆需要被看见,因为文艺是与世界交流很好的方式。
新疆是文艺创作的富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文化润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实践中,广大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同时也必将大有作为,前景广阔,风光无限。
石榴云/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