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安冉女儿被确诊多动症,ADHD的ICD-11诊断标准

更新时间:2024-01-22 09:05:59作者:无忧百科

韩安冉女儿被确诊多动症,ADHD的ICD-11诊断标准

近日,网红韩安冉发文称:女儿小猪妹被确诊多动症,还好我们发现早可以干预。相关词条冲上热搜,“多动症”,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引起一众网友的关注。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发育障碍,起病于童年期,影响可延续至成年,其主要特征是与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缺陷和(或)多动冲动。全球儿童发病率约为7.2%,60%~80% 可持续至青少年期,50.9% 持续为成人ADHD。约 65% 的患儿存在一种或多种共患病。ADHD 不仅损害学习功能,还存在其他多方面、涉及生命全周期的损害。早期识别、诊断和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 ADHD 的预后。

ADHD高危儿

ADHD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ADHD的发生是在胚胎期和婴儿早期由复杂的遗传易感性与暴露环境多种不利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儿童进行监测和早期识别,重点监测人群包括以下两种:

1、具有遗传易感性的高危儿:

有患ADHD的兄弟姐妹、父母或其他亲属。

2、具有环境易感性的高危儿:

(1)母亲孕期和围生期直接和间接吸烟、饮酒、感染、中毒、营养不良、服药、产前应激,胎儿宫内窘迫、出生时脑损伤、出生窒息、低出生体重等;

(2)铅暴露、双酚A等环境暴露;

(3)长期摄入富含加工肉类、披萨、零食、动物脂肪、氢化脂肪和盐等的西式饮食;

(4)父母关系不良、父母情绪不稳及教育方式不当(如消极、挑剔和严厉)等。

ADHD早期识别

ADHD的核心症状是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当儿童出现与其发育水平不相适应的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同时伴有学习或社交等单一或多个功能损害,则应考虑存在ADHD可能。了解不同年龄阶段ADHD的症状差异性,有助于早期识别ADHD患儿。


ADHD诊断标准

ADHD的诊断现普遍采用DSM-5诊断标准,ICD-11颁布后则作为我国官方诊断标准,两者内容基本一致。以下是ICD-11诊断标准:

一、核心(必要)特征:

1、持续存在的(至少持续6个月)注意缺陷症状和/或多动冲动症状,且这些症状超出了其年龄和智力发育相应的正常差异。症状的表现因年龄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所不同。

(1)注意缺陷

持续存在的数个注意缺陷症状,且严重到足以对学习、工作或社会功能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表现形式包括:

①对没有高水平刺激或奖励的任务、需要持续脑力劳动的任务难以保持专注;缺乏对细节的注意;在学校或工作任务中犯粗心的错误;无法完成任务。

②容易被外界刺激或与正在做的事情无关的想法分心;当直接与其说话时,经常看起来没有在听;经常像是在做白日梦或心不在焉。

③掉东西;在日常活动中健忘;难以记住去完成需要完成的日常任务或活动;难以规划、管理和组织学校作业、任务和其他活动。

注:当个体处于有高强度刺激和频繁奖励的活动中时,注意缺陷症状可能不明显。

(2)多动冲动

持续存在的数个多动/冲动症状,且严重到足以对学习、工作或社会功能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这些症状在需要行为自控的场合中,表现得最为突出。表现形式包括:

①活动过多;被要求安静坐着时离开座位;经常跑来跑去;不摆弄些东西就很难安静坐着(幼儿);保持安静或静坐时表现出坐立不安或感到不舒服(青少年和成人)。

②难以安静地参加活动;说话过多。

③在学校回答问题或在工作中发表意见时脱口而出;在谈话、游戏或排队时难以等待;打断或打扰别人的谈话或游戏。

③倾向于碰到刺激就即刻反应,不假思索或者不考虑危险和后果(如参与有潜在身体伤害的活动;冲动的决定;鲁莽的驾驶)。

2、12岁以前就存在明显的注意缺陷和/或多动冲动症状,尽管一些个体到了青少年后期或者成人期才首次获得临床关注。常常在要求超出了个体对缺陷的代偿能力时出现症状。

3、注意缺陷和/或多动冲动的症状在多种场合或情境中(家中、学校、工作时、和朋友亲戚在一起)均表现明显,但可能根据情境的结构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4、症状不能被更好地归因于其他精神障碍,如焦虑及恐惧相关障碍、神经认知障碍(谵妄)。

5、症状不是物质(如可卡因)或药物(支气管扩张药、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果,包括戒断反应,也不是神经系统疾病的结果。

二、其他临床特征:

1、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通常出现在儿童早期或中期。在许多个体中,多动症状可能是学龄前期的主要症状,随年龄增长而减轻,青春期后不再突出或被描述为坐立不安。儿童后期开始,注意力问题可能更多地被察觉到,特别是在学校里。对成年人而言,则是在工作环境中。

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表现和严重程度常根据环境的特点和要求而不同。建议临床评估时需考虑这些因素,在作出诊断时需对不同环境中的症状和行为进行考量。

3、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诊断需要结合老师和家长的报告。对成年人而言,关系密切的人、家庭成员或同事的报告可以提供额外的重要信息,但不作为诊断的必要条件。

4、一些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个体可能在成人期初次就诊。在诊断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时,12岁以前的注意缺陷、多动或冲动的病史是确诊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最好来源于学校或当地的记录,或来自童年阶段认识的人。在没有这些支持性信息的情况下,诊断青少年后期和成人期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应谨慎。

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可仅仅表现为注意缺陷症状,在儿童中尤其常见。没有多动的症状,临床表现以做白日梦、心不在焉和注意力不集中为特点。这些儿童有时被认为是单纯的注意缺陷型或认知速度迟缓型。

6、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可以为混合表现,严重的注意缺陷和多动、冲动症状出现在个体所处的大多数场景中,很容易被临床医师观察到。这种多动性障碍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一种严重形式。

7、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常显著影响学业表现。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成年人常难以保住一份高要求的工作,可能做着“大材小用”的低难度工作或没有工作。注意缺陷多动所碍还会使患病个体一生的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包括与家人、同伴和亲密对象的关系。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个体在团体中,常常比在一对一环境中更难调节自己的行为。

8、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个体常共病包括慢性发育性抽动障碍、语言或言语发育障碍在内的其他神经发育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个体强迫症患病风险增加,患癫痫比例也升高。情绪失调、抗挫力差、轻微的笨拙以及神经系统软体征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也很常见,这些神经“软”体征没有任何可识别的脑病理改变,仅表现在感觉和运动过程中。

9、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躯体健康问题风险增高相关,包括意外事件。

10、学龄期儿童或青少年期个体的突发多动行为更可能是由其他精神和行为障碍或其他健康问题引起。例如,青春期或成年期突发多动症状可能提示急性精神病性障碍或双相障碍。

11、尽管研究表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着高度的家族遗传性,但是,某个特定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个体主要症状的形式常随时间而改变,并且不能根据其他家庭成员的主要症状进行推测。

三、与正常状态的区别(阈界):

许多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都会出现注意缺陷、多动和冲动症状,尤其是在某些发育阶段(如童年早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要求这些症状随时间的推移而持续存在,广泛出现于不同情境中,与发育水平显著不相符,并且对学业、工作或者社会功能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

四、病程特征:

1、将近一半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这些症状持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期的相关因素包括:共病儿童期精神、行为或神经发育障碍、智力低下、社交功能差和行为问题。

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在整个青春期都趋于稳定,大约三分之一在童年确诊的个体成年后仍继续存在功能障碍。

3、尽管多动症状在青春期和成年期表现得不那么明显,但个体可能仍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和躁动的症状。

ADHD的治疗方案

1、非药物治疗:

包括心理教育、心理行为治疗、特殊教育和功能训练,并围绕这些方面开展医学心理学治疗、家长培训和学校干预。

心理教育指对家长和教师进行有关ADHD的知识教育,是治疗的前提。在学校和医院之间建立包含儿童必要信息、简单的行为和治疗观察表格等内容的学校报告卡,以帮助医生随访及评估患儿疗效及相关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推行"医教结合"的联动及监测模式,推动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共同监测高危儿童、早期识别及转介ADHD患儿并参与治疗及疗效监测。

心理行为治疗指运用行为学技术和心理学原理帮助患儿逐步达到目标行为,是干预学龄前儿童ADHD的首选方法。常用的行为学技术包括正性强化法、暂时隔离法、消退法、示范法。治疗方法主要为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应用行为分析、社会生活技能训练。如果存在家庭或学校问题则可同时进行家庭或学校治疗。

(1)行为治疗是指有步骤地应用行为矫正和塑造技术针对问题行为进行干预的方式,如合理强化、消退和惩罚等。

(2)认知行为治疗是结合认知策略和行为学技术的结构化治疗方法。通过矫正认知缺陷,同时采用行为管理技术,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建立新的认知行为模式。如执行功能训练及情绪调控认知行为治疗。

(3)社会生活技能训练是针对不良的生活技能和交往技能的训练,如同伴交往训练等。

(4)其他方法需更多研究及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支持,如脑电生物反馈、感觉统合训练等。

(5)家长培训和教师培训为加强家长和教师培训,使他们深入了解ADHD病因、症状等知识,矫正错误观念,并传授ADHD患儿管理技巧等。

①家长培训包括一般性培训(如PTBM)和系统性培训。PTBM是对学龄前ADHD患儿以及尚未确诊的ADHD样行为儿童推荐的主要干预措施,可在明确诊断前即开始实施。PTBM有助于父母学习对儿童适龄的发展期望、加强亲子关系的行为以及针对问题行为的具体管理技能。系统性培训为更深入的ADHD结构化培训,是治疗ADHD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核心内容是帮助家长理解ADHD并适应孩子行为,学习应对问题行为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在家庭之外管理ADHD患儿。

②教师培训包括针对普通老师讲授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含ADHD知识),针对学校心理老师培训并使之对有问题的学生能及时进行筛查、干预、转介、管理。教师培训有助于保证学校与家庭的沟通畅通以及保证患儿能够被及时转介到医院诊断、治疗。

2、药物治疗:

症状和功能完全缓解1年以上,可在慎重评估症状、共患病和功能各方面表现后谨慎尝试停药,且停药期间定期随访检测病情变化。

用药前应评估患儿的用药史、药物禁忌、基线年龄的身高及体重、心血管情况。若药物治疗可能影响QT间期,还需进行心电图检查。此外,有先天性心脏病史或心脏手术史、一级亲属40岁以下猝死家族史、劳累时异于同龄儿的呼吸急促或晕厥、心悸、心律失常以及有心源性胸痛病史的患儿,用药前应参考心脏专科的意见。

ADHD治疗药物以中枢兴奋剂和非中枢兴奋剂为主,注意逐步增加剂量以达到最佳剂量;此外根据病情还可选择抗抑郁剂、抗精神病药等作为辅助治疗。

(1)中枢兴奋剂常用的有哌甲酯和安非他明。我国目前仅有哌甲酯类制剂,为一线治疗药物。

(2)非中枢兴奋剂包括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两大类。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托莫西汀,也为一线治疗药物。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包括可乐定、胍法辛等。


6岁以下儿童原则上不推荐药物治疗,仅在症状造成多方面显著不良的影响时才建议谨慎选择药物治疗。

ADHD筛查、诊断治疗及管理流程图


撰文 | Anna.An

编辑 | Swagpp

版权说明:梅斯医学(MedSci)是国内领先的医学科研与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医疗质量的改进,为临床实践提供智慧、精准的决策支持,让医生与患者受益。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本文标签: 症状  治疗  韩安冉  多动症  成人期  ad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