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喂宝宝吃饭方法 正确的喂宝宝吃饭的方法介绍
2024-04-20
更新时间:2024-04-20 04:56:25作者:无忧百科
hi,我是窈窕妈妈,点击关注我
来源 | 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
如果你有90万,你会怎么花?
选项A:当然是买房啦
选项B: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
选项C:环游世界
80后小夫妻老极和小猪选择了C。不买房、不报学前班,工薪阶层的他们却愿意花90万带孩子环游世界。
于是他们的儿子辛巴,小小年纪,就有了超越很多人的神奇经历:
3岁
途径12国去北极看北极熊
5岁
穿越南美洲去南极看企鹅
8岁
徒步登上“第三极”青藏高原上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在藏区独自挑战湍急蜿蜒的力丘河,在青海玉树追踪雪豹……
世界成了辛巴的课堂。
在如今一片焦虑、鸡血的环境中,老极显得尤为淡定。辛巴没有上过几天幼儿园,小学经历了公办、创新和民办三种类型的学校,老极认为--
“开阔的视野,坚毅的体魄,富足的心灵远远比分数更重要”。
老极一家的故事展现了教育的一种可能性。我特别希望把他们8年的经历讲述给你们听,看看:
*本文用第一人称叙述
01
“我不是有钱人,
却花了90万去北极南极旅行”
我叫徐承华,因为热爱极限运动,大家都称呼我为老极。
我和太太是在旅行路上认识的,她是工程师,我是摄影师,我们都爱好旅行,原本想做自由自在的丁克,但一次去非洲的旅行后,有了辛巴。
我当时特别懵,不知道怎么做爹,花了好长时间看各种育儿的书,思考该如何教育我的孩子。
后来我得出的结论是,小朋友既然出生在一个旅行者的家庭,那就顺其自然,跟着我们去旅行呗。
辛巴3岁的时候,看到一个关于北极的绘本,说想去看北极熊。当时我和他妈妈已经连续工作五六年,也希望调整一下人生的状态。于是,旅行开始了。
2014年11月2日,我们从中国的西双版纳出发,骑着三轮摩托车,历时185天,途径12个国家,到达北极。
△去北极的路上
一路上,辛巴在土耳其、缅甸、老挝坐过热气球;在北极圈坐摩托雪橇寻找北极熊,凿开冰面钓鱼,在冰天雪地光着膀子玩雪……
△北极光!
最后辛巴没有等到北极熊,我怕他失望,于是装扮成了北极熊圆了他的一个梦想。
5岁的时候,辛巴说要看企鹅。我们于是又踏上旅途,从厄瓜多尔出发,历时146天,纵穿南美洲,去了南极。
△辛巴在南极
辛巴在加拉帕戈斯看到几百岁的大象龟;在亚马逊丛林抓鳄鱼、吊食人鱼;去乌斯怀亚吃帝王蟹,坐探险船开进南极圈,成为当时到达南极年纪最小的中国人。
很多人都说,你们能这样旅行一定很有钱吧?
其实,我和太太都是普通工薪阶层,当时有点积蓄是因为没买房子。
旅行3年,我们一共花掉了90万,这还是“穷游”的结果——几乎一半的旅行都是骑着三轮摩托,风餐露宿。
△路上艰难前行的三轮车
△一起去过很多地方的三轮车
从北极南极回来后,大部分积蓄已经用完,对很多人来说,我们“太穷”了。
但我想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重的东西,会把钱花在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房子、车子对我们来说并不是生活必需品,一家人在一起的经历和冒险才是。这是我们的人生选择。
也有人说,你们那么小带孩子出去值得吗?他根本记不住吧!
说个小故事,回国后,辛巴短暂读了一段时间幼儿园,老师在墙上贴了热气球的贴纸,辛巴说,热气球我坐过的!还告诉老师在哪里坐,有什么感受。可见孩子也是有记忆的。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父母很功利,本质的逻辑是,做什么都要有用——弹琴是为了考级,学奥数是为了升学,哪怕让孩子出去玩一会儿,也是为了保护视力。
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我并不在乎辛巴能记住多少,只要知道他在那一天那一刻是开心的,他在经历,就够了。最终这些经历,都会让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董卿和辛巴的合照
02
“勇敢不是不害怕,
而是害怕过后还在坚持做一件事”
如果说3到5岁的旅行,辛巴还处于懵懂的状态,8岁他说自己想要挑战“第三极”(青藏高原)时,已经有了非常强的自主意识。
那是2020年,恰逢疫情,我们从杭州搬家到大理,离青藏高原特别近。
当时辛巴在家看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三极》,特别喜欢。他说,爸爸,我想去看珠穆朗玛峰、布达拉宫。我说,离得那么近,那就去好了。
△纪录片《航拍中国》《第三极》海报
临行前,我问他有什么梦想,他自己拿纸写了好多:要登雪山,要漂流,要捡一块宝石,还想写一本书……
一个暑假,我们自驾了8700公里,在西藏、青海、云南、四川转了一大圈。一路上,他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先是对自身极限的考验。
我们的第一站是攀登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这是让很多成年人都望而却步的高峰。有好几次,辛巴累趴下了,哭着喊着“坚持不下去了”“腿好疼”“想妈妈和妹妹了”。
我把决定权交给他自己,是回撤下山,还是继续登顶。他想了想,用手指了指山顶的方向。
最终,在连续攀登了7个小时15分钟,辛巴成功登顶,在5396米的山顶给妈妈和妹妹打了视频,一脸骄傲。我也有些哽咽,没想到孩子真的能坚持下来。
他告诉我,通过这次旅行他明白了--
“坚持就是只要有一口气在,就一定要完成目标。如果放弃,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
接着是直面内心的恐惧。
在力丘河漂流时,辛巴一个人驾驭一艘皮划艇,穿过一道又一道激流。一个大浪袭来,把他的船掀翻了,吓得他大喊爸爸,场面一度很紧张。
最后,是辛巴从小进行的训练“救”了他。从3、4岁,他就开始学皮划艇,首先学的就是怎么处理翻船。
被救上来后,辛巴对我说,他终于理解了什么是勇敢。
“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害怕过后,还在坚持做一件事情。”
△划皮划艇的辛巴
还有对耐心的考验。
在蹲点拍摄藏狐、藏羚羊时,好动的辛巴,必须潜伏几小时,等待小动物们的露面;
心心念念想拍摄的雪豹,等了好几天,也没有现身;
在寻找珍稀高原植物时,必须徒步很长的路……
△和植物学家彭建生寻找高原珍稀植物塔黄
以及学会和不同民族的小孩交朋友。
在和当地牧民小朋友赛马输了的时候,好强的辛巴开始能消化自己的情绪,明白“原来最优秀的骑手也不能总得第一名。”
△在草原骑马的辛巴(右)
这次旅行,我找来了三个好朋友助阵。
从8岁起,在教育辛巴的事情上,我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有很多东西已经教不了他了。我希望更多有能量的人,出现在辛巴的生活中,从精神和行为上去引导他。父母再厉害,也是片面的。
他们都是真正的民族脊梁,非常有能量。辛巴有幸能和他们有一段共同的旅行,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和奚志农一起拍野生动物
奚志农告诉辛巴:
“在今天的中国,没有人因为不能吃野生动物的肉,就会被饿死;没有人,因为不穿动物皮毛,就会被冻死,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伤害野生动物。”
感同身受的辛巴开始有了自己的梦想——立志成为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让大家了解动物,保护动物。
这才是真正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03
从公立到创新学校再到民办学校
玩很重要,学习也一样重要
旅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回到原来的生活。
小时候,我们可以用整段时间带辛巴旅行;进入小学后,我们基本都利用寒假、暑假、周末出游。旅行和学习不冲突,学习和玩一样重要。
辛巴没有上过几天幼儿园,因为他觉得“幼儿园的知识太简单了,一学就会”。
小学1年级,他在杭州的公立学校就读,没学过拼音、没认过字的他,刚开始很不适应,但很快就追了上来。
疫情开始后的第15天,我判断疫情短期内不会结束,所以一家人开着车搬到了大理,辛巴2到4年级在大理读创新学校。
这段时间,辛巴没有上过一天网课,也没有被隔离过一天,每周一到周四正常上课,每周五是学校的户外日,他学骑马、划船、登山等等,过得非常开心。
今年8月,辛巴小学5年级时,我们搬回了杭州。因为前几年完全没有刷过题,也没有上过培训班,所以申请学校的时候非常尴尬。
语文才51分,数学连答题卡都不会用,不知道怎么考试。但在面试时,他对面试官的一番话也许打动了学校。
他说:“我之前只是没有这个时间和环境去学,我觉得登山和漂流很难,学习很简单,我有信心。”
事实证明,开学到现在几个月,他已经从靠后的位置冲到了中等水平。也许正是在旅行中学到的独立、坚持,让他能尽快适应,并且仍然保持强烈的学习热情和自驱力,对世界充满好奇。
经历了那么多教育,公办的、创新的、自然的、在家的、IB的,我想说:
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是完美的,任何学校都有优缺点,最重要的是适不适合你的孩子、你的家庭。
04
“鸡娃不如鸡自己”
陪伴辛巴的这几年,我也在学着做一个好爸爸,学习处理和孩子的关系。
孩子爬山坚持不下去了,我该怎么鼓励?孩子想摘野草莓,我想让他抓紧赶路,应该怎么协商?孩子“不讲理”,我要怎么和他沟通?……
辛巴一直是一个特别具有独立意识的家伙,虽然有时候我也会抱怨,孩子大了怎么那么不听话,但我把他养大,难道只是为了去掌控他吗?不是的。
我不喜欢很乖的孩子,也不希望孩子什么都要听我的。孩子没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选择,一切都是爸妈安排好,孩子只要好好学习,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现在的孩子,讲道理他们早就不愿意听了,只能让他们自己去经历,才会感悟出道理。就像辛巴在旅行中,自己学会了坚持、勇敢的意义,比我强行灌输给他要好得多。
当然,辛巴也会遇到挫折打退堂鼓。比如登山走不动了、骑马不想练了,这都很正常。这时候我会和他做大量的沟通,陪伴他、鼓励他。最好的办法是蹲下来,直视他的眼睛,把他真正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
教育的过程中,我认为:
真的不要去鸡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充满了很多可能性。而父母要做的是关注孩子们的内心,找到他们真正的爱好。
鸡娃的本质是什么?是大多数父母过于焦虑,太希望孩子的未来能过得很好,希望他们与众不同。事实上回头想,我们的父母、周围99%的人,都是普通人,生活在普通的环境。
我一直信奉“鸡娃不如鸡自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自己活得漂亮、完成自己人生的梦想,非常积极、正能量,就可以影响到孩子。
我是这么想的,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05
其实打开门就是户外
看纪录片也是户外教育的一种方式
最后我搜集了一些家长的疑问,抛给老极,非常实用!
Q:这样的教育,真的要花很多钱吗?如果我不是旅行家,也没有那么多资源,可以怎样给孩子做户外教育和自然教育?
A:如果你认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户外教育,认同陪伴和爱的教育理念,你可以不用去南极北极,去中国的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也是一样,花费可能只有十分之一。
哪怕去不了外地,其实你只要一出家门,就已经来到了户外。大城市的郊区和周边有很多地方可以探索。比如我们现在住在杭州,周围有山有湖,一个短短的周末就可以带着孩子去爬山、徒步。
这几乎是一件0成本的事情。
所有的经验都是累积起来的,我们也一样。从一天的旅行,到两天、一个月,再到一年,逐渐积累经验。
走出去一点都不难,最难的一步是心里认可这样的理念。千万别被思维惯性限制住,觉得只有别人可以,自己做不到。
Q:很多家长不是不带孩子旅行,但仅限于走马观花, 应该怎么规划旅行?
A:我理解的“世界”,“世”是古往今来,“界”是上下八方,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美景,还有它的历史、人文。所以我们会在旅行之前,大量阅读关于这个地方的书籍,了解历史文化后,再具体去感受。
举个例子,辛巴以前读过很多唐诗,学校里也教过小古文,但他并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但当他真正去到沙漠,他会说,爸爸,原来这就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他一下子感到古人说的东西就在自己眼前,那么的真实。这才是真正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对很多人来说,旅行只有景区、酒店、餐厅三个地方,缺少了解当地人民真正生活和文化的机会。
所以我们经常一个国家待一个月,旅行慢一些,用脚步丈量每一个地方。辛巴会和当地的小朋友们玩在一块儿,有时候他玩得好,我们就多待几天。
△辛巴和妈妈
Q:作为普通的父母,我们可以怎么做来开拓孩子的视野?
A:我推荐孩子们可以看一些纪录片,包括《地球脉动》《蓝色星球》《美丽中国》《第三极》《如果国宝会说话》《王朝》《航拍中国》等等。
△纪录片《地球脉动》《蓝色星球》《如果国宝会说话》海报
我希望传达给大家的是,这是我们一家人正在探索的一种模式,一种可能性。人生和教育还有很多种可能,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种。
【爸爸真棒】:“爸爸真棒”是一个K12原创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
了解更多育儿干货
窈窕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