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季将会非常难熬
2023-10-30
更新时间:2023-10-29 12:05:11作者:无忧百科
编者按:本文基于余晔老师和杨浩波老师往期直播内容整理,为方便用户阅读,将部分保留直播内容,主要观点由余晔老师和杨浩波老师提供,文字整理及撰稿人为周敦敏。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中国父母常有的观念。为此,父母们自儿童时期就开始为子女筹谋,花更多的钱,购买学区房、上兴趣班,花更多的精力给孩子做饭、陪读、游学。大部分父母认为,上学,是孩子的起跑线。但他们并不知道,真正的起跑线其实在婴儿时期。
上个世纪5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和他的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恒河猴实验,被誉为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实验之一。该系列实验以观察刚出生的恒河猴成长为主线,通过“代母”等实验设置,探究了母爱的本质,即:
触摸 —— 细心呵护、温柔拥抱、及时回应。
运动 —— 轻微地晃动,多与孩子互动。
玩耍 —— 经常跟孩子一起游戏玩耍。
在我们的生活中,对于婴儿的养育,从来不乏这样的看法:只要让婴儿生理上“爽”了,基本就没什么大问题了,至于回应?“那是会说话以后的事儿”。
殊不知,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如果没有得到足够的回应,长大后便会像恒河猴基础实验中的小猴子:由于从小随着一只永远不会动的绒布“母亲”长大,性格内向,不合群、抗压能力差,甚至会抑郁、自闭、自残或充满攻击性。
唐纳德·伍兹·温尼科特,英国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也曾指出,母婴关系是婴儿长大成人的背景环境。人的一生都可能会因为新的关系不断地发生改变,但最初的关系总会对人格结构发挥持续的影响。
例如,时下流行的i人和e人。i人较内向,俗称社恐患者;e人较外向,绝对e人更是社恐心中难以企及的高峰,俗称社交牛逼症患者。心理学上认为,e人是人格属性中社会功能相对较强的体现。这样的人格区别,其实在早年母婴养育时期就已逐渐灌注形成了。
真假自体与退行治疗
温尼科特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核心,它来源于人类生物学上的天赋,即“真实的自体”。
在人类刚刚出生时,饿了就要吃,没有吃的就会哭,通过各种非语言的办法,引起母亲注意,呼唤母亲到它的身边,给它喂奶。此时,婴儿并没有形成系统的言语体系,只能通过行为来表达。
在温尼科特的语境中,婴儿此时的自体是真实的自体。后来他又扩充了对自体的解释,称之为ruthless(无情的),即无情的“我”一定要占有母亲的乳房,一定要有奶喝,不然“我”就会哭,就会闹。
在心理学领域,关于婴儿自体问题,各有看法。一些分析师认为,人在刚出生时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自体。匈牙利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迈克尔·巴林特,也是著名的巴林特小组创始人,他就认为,人一出生是一个基本错误。奥地利心理学家奥托·兰克认为,出生即创伤,所谓的 birth trauma,表示我们原来待在母亲的子宫里,是完完全全非常安逸的状态,但因为出生和母体的分离,所以在那一刻,一个最最基本的创伤 birth trauma就已经形成了。
唯独温尼科特,他坚定地相信,真实的自体是婴儿出生时就自带的,它是一个基本设置,婴儿有攻击性,是想要表达的却无法表达,只能用行为去表达的状态,是ruthless,是无情的、冷酷的。
不仅如此,温尼科特还认为,在精神科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师在与病人工作的前三年,打交道的可能都是病人的假性自体。直到三年或更长的时间后,这个病人才可能呈现出一些非常自私、无情的一面。例如,想让心理治疗师为他做一些过去不会提出的事情,此时治疗师才会认为病人的真实自体开始慢慢浮现。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治疗师才开始与病人的真实自体打交道,前三年都是热身。
温尼科特将这样的理念贯彻到了治疗中,即所谓“退行”。例如,他会在治疗室给病人准备零食、饮料、水果。更为经典的画面是,他会守在门口给她的一位女性病人开门,以此让病人相信,温尼科特是拯救她的治疗师,是由她赋予了温尼科特“治疗师”的使命。
很多分析师认为,将病人“捧”到如此程度是非常恶性的退行,但温尼科特说“不”,真实自体只有在全然满足后才可能呈现,然后再从这个状态慢慢培养,稳固病人的核心。
真实自体的“真”,是本自具足
There is no such thing like infant.这是温尼科特的名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叫“婴儿”的存在,旨意为看到一个婴儿就看到它的母亲,也就是说,婴儿和母亲都是成对呈现的。只不过在温尼科特的理论中,他强调更多的是作为“母亲”的这一客体,如足够好的妈妈就是60分的妈妈、客体的母亲等。同样的,真实自体和假性自体看起来是两个词汇,但它们是融入到生存状态中的,很难像两张白纸一样,清晰干脆地分开。
事实上,人类在成长过程中,如何形成一个内聚的、连续的、扎实的自体,和母亲的功能非常相关。温尼科特 称之为,母婴原始灌注。
在生命最初的五、六周时间内,母亲需要完全对应孩子的需求,比如半夜要起来换尿布、要喂奶等等。 在这个阶段,母亲和婴儿是仅次于孕期以脐带相连的最融合状态,母亲的生物钟、感受完完全全要根据孩子的需求来。 此时对母亲的挑战是,是否能够成功预见婴儿的需要,理解婴儿的需要,并有效地回应它。
例如,婴儿躺在摇篮里,摇篮的上方挂了一些响铃铛,婴儿摇摇晃晃地伸出小手,碰到铃铛的那一刻,他非常兴奋,母亲觉察到这个状态,为婴儿的兴奋而兴奋,她鼓起了掌,赞美着“宝宝,你真厉害”。
此时,母亲的赞美就回应了婴儿的内在状态,她与孩子内在的兴奋感,一种强烈的成功的体验是一致的,而这种一致性意味着婴儿的内部世界和母亲的外部回应是对应的,孩子的自体就在这一刻得到了巩固,它体验到了一个有力量的真实自体的状态。
因此,在婴儿出生后,如果母亲能够进入婴儿的心灵世界,预见孩子的需要,给予及时的满足,那么,婴儿内在很多真实的需求、欲望,就能得到回应和允许,婴儿即可将这种体验内化,进而为形成坚实又有力量的真实自体提供重要的支持。
但如此无微不至的关照是有一定时间限定的。所谓的60分母亲,是需要在婴儿长到比较扎实的时候,从100分无微不至里出让40分,留给婴儿自我的发展和母亲自我的回归。
母亲通过让自己回归自己,即上班、逛街等等把自己搞开心的活动,让孩子经历一些恰到好处的挫折,自己学会成长。恰如有人说,婴儿什么时候学会思考,当乳房不在的时候。
假性自体的“假”,是适者生存
这里可能有人就要问,假性自体是不是不好?当然不是。
事实上,温尼科特在定义“假性自体”时,并未将其认为是自体病态的发展。“假性自体”是自体的照顾者部分,它保护着核心,也让自体有能力适应他人的需要。这个“假”并不是指伪造或不值得信任的意思,它只是指简单地掩盖了真实的自体。
温尼科特认为,假性自体是人格发展的胜利,是人格发展的成就。也就是说,面对复杂的现实社会,如果在真实的自体外面没有包裹着几层假性自体的话,我们可能真的没办法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
至于病理性的状态,即如果一个人完全不知道真实的自己是怎么样的,自己真实的需求是什么,确实是个问题。
例如,功成名就的人突然有一天抑郁了,当他拥有了一切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成就时,突然不知道要干什么了,慢慢陷入了一种“空”。这种状况其实就是假性自体的状态,这种空虚感,对应的真实的自体状态是那种拥有生命的活力,能够体验到主体感的存在,即我存在、我很好、我很快乐等。
这种“空虚”状态的始作俑者,仍要溯源至婴儿时期。
上文提到的小婴儿,如果有了一些创造性的举动,比如会爬了、会迈出第一步了、可以自己够到高处的物品了,没有得到外界的回应,便会进入到一种无法确认“我是否有价值”、“我是好的吗”、“我是可爱的吗”的状态中。逐渐地,他会认为“我无能”、“我不可爱”,进而形成自卑,或者说一种低价值感。
假性自体的特征是屈从和模仿。屈从,是因为他在养育关系中,不是养育者(通常是母亲)满足婴儿的需求,而是婴儿不断地去配合满足母亲的欲望,他没有办法在最原始的养育关系中做自己,只能屈从。
因为母亲的不允许,不允许婴儿成为另一个与ta期望不同的人,因此作为婴儿的那些特质,诸如好玩的、具有创造性的行为,因不被养育者认可,而慢慢被婴儿的潜意识“阉割”,随着时间的累积,孩子有意无意地制造了一个假性自体,以迎合母亲的需要,也就是潜移默化地成为了另一个人。
这个现象非常普遍,温尼科特本人实际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甚至可以说,他此后的一生都在为这段经历注释。
对假性自体“下手”
如何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父性功能的显现,通常来说是父亲在场,就显得非常重要。
如果一个父亲能走入到母亲和孩子的关系中,以第三方的身份进入,将母亲与孩子的紧密融合状态,间歇性分开,那么,孩子就会拥有一些空间,发展真实的自我。他就可以去释放因为与母亲过分融合而产生的压抑,去探索各种不被母亲允许的“世外”空间。
较之母性功能的无微不至,父性功能往往是粗糙的。这时,孩子可以与父亲一起做一个“坏事”。那些不被母亲允许的事,也许在父亲这里就是可以的。
有些孩子会有一些偷盗行为,很多父母在得知后会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做道德评判:这样不对、绝对不可以,随后惩罚、责骂孩子。结果是,孩子再犯。
冷静思考下,也许孩子只是很想做一件自己想做的事,而不是永远都在做那个父母期待的小孩。这一部分心理动因推动着孩子铤而走险,他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补偿那个被压抑在心中“真实的自体”的部分。
放下简单的对错评价,能够看到孩子每个“离谱”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是对为人父母提出的一个较高要求,但也是一种更柔软、更有爱,同时也是更有效的养育方式。
理解成人内心,从婴儿心智说起
成熟的父母,不会固执己见。婴儿的内心并非难以捕捉。
【婴儿观察】就是这样一个项目,它可以帮助早已离开婴儿时期的成年人了解婴儿的心理生活、 情绪和心理发展,它也是人的潜意识最初建立的模样。【婴儿观察】能帮助成人理解婴儿心智的起源,听见婴儿的需求,就能理解人类内心最原始也最复杂的欲望与需要。
事实上,在精神分析的专业领域,对婴儿的观察及心智探究是了解成人心理活动、情绪的基本功。
1948年,【婴儿观察】由英国Tavistock临床中心的Esther Bick首创。通过对婴儿的观察,培养精神分析师对儿童内在世界,以及母婴相处中动力的理解。
早在上世纪60年代,【婴儿观察】就已经被英国精神分析协会列为训练精神分析师的必修课程,并辐射到全球各地的精神分析研究所,成为培养动力学取向咨询师的必修项目。
可以说,无论是对新手爸妈、与婴儿相关的工作人员,还是有执业计划的准咨询师,甚至是执业咨询师,都可以了解、学习。
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三岁的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阿姨说:“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
回应,就是光。不懂回应,家人也是绝境。深入成人内心,探听最原始的渴望,愿你我都能轻轻敲醒沉睡的心。
●有弥联合心理2023下半年课程重磅上线●
《深入成人的心智——婴儿观察(心理咨询师训练)体验课(第二期)》
!!!12月正式开课!!!
需要报名的学员抓紧时间下方扫码
添加课程助理咨询报名详情
—————☆阅 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