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娃上学后怕老师,这件事要提早做

更新时间:2023-09-22 09:08:19作者:无忧百科

不想娃上学后怕老师,这件事要提早做

娃上学后,很多父母会愁的一件事儿:

孩子怕老师,把老师的话都当圣旨一样对待,以至于有时候明明自己有需求了,或者做不到,需要帮助了,也不敢提。

比如留言里就有朋友求助,“娃上课憋尿,憋到尿裤子了也不敢说”,还有很多, 咱们自己也预料不到的状况,更加不知道要怎么去引导孩子了。

怎么办呢?其实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应对这类困境。

就是,从小引导孩子拆分“动机和行为”,他们就会有一个很强大的认知,遇到事情也不会拧巴了。

具体怎么做,给大家举个例子

(温馨提示:如果暂时不方便播放,记得 戴上耳机或调低音量再看哦)

不方便看视频的,为你送上文字版啦

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孩子中午在学校吃午饭,老师规定要“光盘行动”,孩子怎么都吃不下了,怎么办?

我的方法是,从小就要让孩子明白,有些人的出发点(也就是动机)是好的,但是行为是可以商榷的。

比如说光盘行动,我们可以试着先让孩子去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求大家光盘啊?学龄后的孩子基本上都明白的,要珍惜粮食。

也就是我们能够理解老师有这样要求的动机。

为什么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带着孩子去了解动机,我们就没有把老师和孩子变成了一个对立面。

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我们去尝试共情,“但是你真的吃不下了,拼命吃也是很不舒服的,怎么办?”

跟孩子一起想解决方案,比如说:


我们每次打饭的时候可不可以跟老师说少打一点,因为我胃口小,然后不够了再加,这是一个好方法呀。 你看看你是自己主动去跟老师说还是妈妈去说?明天妈妈送你去上学的时候,咱们一起去说。

你们看,这个过程中,咱们就没有着急地去站队,说一定要去帮老师或者帮孩子,我们更多的是,就事论事。

生活中不管是亲密的爱人、家人,还是说我们喜欢的领导老师等等,都会有那种,“他是对我好的,但他这么说我就是不舒服”的时候。

如果我们从小能帮助孩子把动机和行为给拆分开,那么这个孩子就有一个很强大的认知:

动机是好的,但行为有更好的解决方式。所以我可以针对他的行为进行沟通,我们可以共同把这一个拧巴的问题给解决掉。

更详细的方法看这里>>

话题索引

搜索历史文章

本文标签: 光盘  学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