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去幼儿园时,到底心里在想什么?(附解决方案

更新时间:2023-09-08 06:08:15作者:无忧百科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时,到底心里在想什么?(附解决方案


比起开学第一天哭哭啼啼,更让家长害怕的,估计是宝宝们的呐喊:

「我不想去幼儿园!」

孩子不愿上学的表现多种多样,有些是从入园第一天就开始反抗的顽固派,哭天抢地抱大腿;

有些是新鲜劲过去了,每天千方百计找理由逃避上学;

还有一些是不拒绝但又不开心,一路闷闷不乐,到了幼儿园门口扯着你衣角不肯进去,细问缘由,又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

面对孩子不想上幼儿园的难题,怎么办?

今天我们总结了四种最常见的原因,并一一提供了解决方案,希望能让大家有所参考。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第一种

入园分离焦虑

从原来的朝夕厮守,到突然分开一整天。不愿入园,其实只是孩子不愿意跟你分开。面对这种情况,试试下面的方法:

接纳孩子的情绪

成年人假期后都不想回去上班,更何况是一个三四岁的宝宝。

又要回到幼儿园的陌生环境,孩子还是会感到害怕和不适,哭闹只是他们表达和发泄的方式。当孩子哭闹抗拒时,不要压抑,不要烦躁,而是蹲下身,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此时,他最需要的是一个可以释放压力和不安的怀抱。

帮助孩子蓄电

恢复上幼儿园后,孩子会消耗巨大的电力来面对不安和恐惧。

所以回到家后,电量告急的他,需要爸妈爱的供养。别忘了告诉孩子你对他的想念,分享彼此一天的生活,让他能够在加油站里得到满满的爱意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第二种

害怕独立

宝宝从小被全家人捧在手心里,可去了幼儿园,不仅要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同学,并且,吃饭、打水、睡觉、上厕所,所有事情都得自己独立去完成。

没有人再以自己为中心,玩具要共享,喝水要轮流,就连上厕所都得排队。集体生活带来的诸多不适应,会让小人儿内心充满了惶恐和不安。

「我不想去幼儿园」,其实是孩子面对独立生活的恐惧。这时候,家长要做的是以下的工作:

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

未雨绸缪当然是对抗未知最好的办法。在假期结束前,提前锻炼孩子学习自己吃饭,穿衣服,上厕所,减少因为自理能力的不足带来的困扰。

除了日常锻炼之外,帮助孩子结交更多的小伙伴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帮孩子建立自己的朋友圈,上学、放学都能有伴,自然可以缓解上幼儿园的孤独感和紧张感。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帮助孩子找到上学的成就感

假期过后,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挫败感,可以通过不断提升成就感来赶走。每天让孩子分享自己今天在学校做了哪些事情,发现好的表现就加大火力夸夸夸。

哇,宝宝在幼儿园睡着啦?进步大大的呢!

哇,宝宝今天吃饭不用别人喂,长大了呢!

哇,宝宝今天在学校跟同学分享玩具啦,太棒了!

哇,宝宝今天帮老师发勺子啦,已经是小帮手了呢!

当孩子不断接收到外界的肯定,看到了自己在幼儿园里的成长,内心的小马达被激发,就会对上学生起一股莫名的好感。

第三种问题

新鲜感褪去

不是幼儿园不好玩,不是饭菜不好吃,只是热乎劲过去了,没有新鲜感,所以提起上学就不情不愿

这种孩子一般早上起来嘴上嚷嚷不愿去学校,但真送到了幼儿园门口,可能嘟嘟嘴,撒撒娇,但转身挥挥手就主动入园了。放学去接时一路活蹦乱跳,叽叽喳喳,早晨的灰霾情绪早就烟消云散。

「哭着入园,笑着回家」说的就是这类反复无常的孩子。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给娃安排点小任务

假期后,可以在每天出门时交给孩子一个小任务,如果完成了,放学可以给孩子一个小奖励。

你每天认识一位新的小朋友,回来告诉我名字,好吗?

你今天帮我带一个小东西给老师,放学再护送回来,可以完成任务吗?

今天我们带三个小玩具去学校,哪三位小朋友表现最棒,你放学就送给他们,好吗?

让孩子带着使命感去学校,每日都有新鲜事,每天都有小惊喜。

不过有一点很重要,孩子回来后,家长和孩子聊聊今天的小任务,分享孩子的感受。孩子感受到家长的重视和在乎,就会觉得上学是有意义的,自然对幼儿园充满期待。

增加仪式感

提前制定一个入园仪式感。

可以是出门前跟家人告别的魔法亲亲,爱的抱抱,也可以是放学见面时的举高高。也能是每周一开始新一周的特定早餐,每周末结束的家庭聚餐。

通过固定的仪式,让孩子每天都感受得到新一天来临的欢喜,对每天都有期待。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认识更多的小伙伴

一群玩得好的小伙伴,会成为孩子每天上学的动力。

可以放学时多带孩子跟班上同学在学校附近玩一玩,周末约着一起出去聚一聚,加深孩子之间的联接,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

有时可以约着住得近的同学一起上学,来自友情的召唤会让上学路变得更有意思,更让人期待。

第四种问题

遇到挫折

如果已经是入园一段时间,各方面都适应了的老生,某一天突然不愿意上学了?那么,可能他在幼儿园「不开心」

孩子的规则意识不强,但内心却很敏感。有时因为不遵守规则,被别的小朋友「嫌弃」,觉得伤了心、受了挫。

有时因为不喜欢老师某些处理事情的方式,心灵感到受伤,就容易郁郁寡欢。回到家后,无处释放的压力就会变成抗拒上学的理由。

同时,人际关系受挫也是孩子突然「矫情」的原因之一。跟好伙伴闹别扭,被同学欺负,不善交际的宝宝,还可能遇到小团体的排挤或孤立。

「我们不跟你玩」、「你真是个讨厌鬼」等等童言无忌的话,对孩子来说说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可能导致孩子「前阵子都挺好的,突然就不肯去了」。

这个时候就需要爸爸妈妈来帮忙。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解决问题之前,先解决情绪

孩子不会故意说谎,但却有可能把现实和想象的事情搞混,有时我们急着追问,担忧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孩子弄不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会顺驴下坡,点头称是。但其实,事情真相可能并非他所描述的那样。

孩子的描述不一定是真的,但感受是真的。难过、委屈、害怕、有压力……这些感受都是真实存在,给孩子带来了困扰的。

所以我们最迫切要做的不是弄清真相,而是先接纳他的感受,表示共情,让他找到出口,释放情绪

并且让孩子知道,任何时候,你都是他最有力的依靠。给他力量,也给他信心。

了解情况,寻找老师的帮助

我们可以结合孩子的表述,再向老师咨询孩子在校的情况,一起寻找帮助孩子的办法。

同时,加强跟老师的交流,定期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告诉孩子「过来人」的经验

孩子难过的时候听不进去道理,但是听得进故事。我们可以举例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小时候也经历过同样的挫折,那时的感受跟他一模一样,所以特别理解他。

得到父母共情的孩子,心灵会被安抚,也会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爸爸妈妈当时的解决办法。

这时,再用「过来人」的经验,授人以渔,教会孩子如何去处理这些成长中的磕磕绊绊。孩子走心了,才能听得进心里。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儿童心理学家 John Bowlby 曾指出,刚进入幼儿园,孩子会出现以下几种抵触状态:

1. 反抗

大哭大闹,强烈拒绝幼儿园。

2. 失望

明白反抗无效,必须入园已成事实,虽然会失落,偶尔还会哭闹,但情绪没那么强烈。

3. 超脱

开始释然,接受新环境,适应集体生活,跟老师和同学形成新的依恋关系,融入幼儿园生活。

这些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了解孩子为什么反抗、为什么失望,并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本文专家

叶壮

审核专家

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会员

策划制作

策划:兰兰、立正妈妈

监制:大力

排版:兰兰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本文标签: 宝宝  学校  幼儿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