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季将会非常难熬
2023-10-30
更新时间:2023-09-13 18:08:12作者:无忧百科
<1>诺如病毒or轮状病毒?一招判断
一到秋冬,诺如病毒都是很多家长的“心腹大患”,是因为TA有以下3个特点:
①超强感染性:人送外号“肠道流感”,一人中招,全家感染!
②传播途径广:水和食物都是TA的传播载体,还能通过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空气飞沫等传播。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③会再次感染:诺如病毒型别较多,容易发生变异。即使宝宝曾经感染过诺如病毒,也有可能被再次感染。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被感染后,多数宝宝在感染后可能会无征兆地频繁呕吐,紧接着是腹泻;也有部分娃只呕吐或者只腹泻,并伴随发热等症状。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是的!这两种病毒症状非常相似,一旦染上苦不堪言,非常容易误诊。
因此,我们有必要区分一下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为宝宝争取更多的时间。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如果还区分不出来,那就记住一招:轮状病毒主要攻击3岁以下娃,诺如病毒大人也会得!
不放心的话,还可以去做一个便常规检测。
采集大便时注意戴好口罩手套,将一小时内的大便放进干净保鲜袋里,采集指甲盖大小就可以。
一旦确诊,有必要告诉老师并在家好好隔离休息,在病情恢复72小时后才能去学校!
那隔离期间,爸妈该如何做呢?
<2>抗生素无效,需对症治疗
无论是诺如病毒还是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都是自限性疾病,理论上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这期间只需要针对症状采取措施就好。
症状一:呕吐
应对措施:
①轻中度呕吐不需要服用止吐药
轻中度呕吐一般在12-24小时后能自行缓解,不需要服用止吐药。
②适当禁食
期间不要大口喂宝宝喝水吃东西,可以先禁食1~2小时,少量喂一些补液盐。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如果宝宝不爱喝口服补液盐,还可以尝试1:1兑水的苹果汁。
如果娃之后没有继续呕吐,可以试着小口喂母乳、水、米汤等清淡食物。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需要送医的情况:严重呕吐无法进食。
症状二: 腹泻
比腹泻更可怕的,其实是脱水!
严重脱水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甚至危及生命!所以预防脱水才是正经事!
应对措施:
①及时服用补盐液
每次水样便或稀便后,按每千克体重10毫升的剂量服用补盐液。
②不建议立即吃止泻药
腹泻也是一种机体的自我保护,有利于体内毒素排出。
需要送医的情况:如果娃4~6小时没有排尿,可能出现了重度脱水,需要及时就医。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另外,腹泻期间备受折磨的还有宝宝的“小菊花”!
科大大建议每次拉肚子后温水清洗,再用柔软的毛巾沾干或晾干,涂抹一些润臀膏隔离尿便水分,避免出疹。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症状三:发烧
应对措施:
诺如病毒引起的发烧,多为低热。
当娃体温39℃以上,有明显不舒服时可以服用退热药。
对乙酰氨基酚适合 3 个月以上的宝宝,布洛芬适合 6 个月以上的宝宝。
特殊体质宝宝慎用退烧药。
另外,面对强感染性病毒,及时消毒是关键!
含氯的消毒液(如:84消毒液)能有效杀灭病毒,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5份水,混匀。
消毒时要带好口罩和手套,具体方法爸妈可以保存这张表: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3>孩子腹泻后,在饮食上要注意些什么?
1.对于在喝奶粉的宝宝
建议腹泻期间暂停平时喝的奶粉,去选择“无乳糖的奶粉”。
因为腹泻时肠道黏膜上的乳糖酶会遭受破坏,导致乳糖消化障碍,造成乳糖不耐受性的腹泻。
轮状病毒自然病程在5-7天,有些孩子腹泻时间长,应考虑是后期乳糖不耐受导致。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2.对于母乳喂养的宝宝
喝母乳的孩子除非腹泻的非常非常严重,需要母乳+乳糖酶外,其余情况仍然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同时在给娃添加辅食时,要注意尽量简单易于消化,并少量多次喂养。
3.牛奶蛋白过敏/慢性腹泻的宝宝
对牛奶蛋白过敏,或者一直有慢性腹泻的娃来说,最好选“深度水解蛋白无乳糖”配方奶粉了。
而这种配方奶粉属于【特殊医学用途奶粉】!
关于特医奶粉,我国目前正规注册批准的有32款产品。除了这 32 款产品外,市面上所有其他“特医奶粉”,你都可以认为是假的!
说到这,想必爸妈也看出来了:就算是自限性疾病,也能把娃折腾得不轻啊!
所以,俗话说得好:掌握应对大法宝,不如做好预防1件事!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
所以接下来的重头戏——预防大法来了!爸妈不要错过。
<4>收下出游预防指南,病毒远离娃
秋高气爽的好时节,自然少不了出门游玩的计划。
那出门在外,要如何远离诺如及轮状病毒呢?
收下这份超强出游预防指南!
①吃熟食+自带餐具:任何食物都要彻底煮熟再吃,尤其是海产类食物。建议自带餐具。
②饮用水要烧开:在外出游不给娃喝生水,建议带便携热水壶。
③旅行期间勤洗手: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出游带上洗手液,每次洗手至少搓洗15秒以上。
④尽量避免去医院:流行病高发期,尽量避免去医院,容易交叉感染。
如果身边有人中招,除了全面消毒外,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图片来源:科学家庭育儿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