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季将会非常难熬
2023-10-30
更新时间:2023-10-25 09:08:57作者:无忧百科
当妈这些年,要说最大的体会,真就是父母为了孩子能够投入的心力、资源、金钱,几乎是无穷大的。
现在的娃,不仅是生活在“安乐窝”里,衣食住行都是全家最高规格的待遇,父母们更舍得花大把的钱,带娃去看世界,生怕孩子落后了。
我们花了那么多钱,那么多时间,真得就能培养出格局和眼界很开阔的孩子么?
最近刷到一篇知乎的长文,标题是《我们用尽全力培养的是狭窄的孩子》,看得我挺有感触(原文链接放在了文末“阅读原文”中)。
作者说,我们尽心竭力在养的娃,却可能养窄了,她提出了四个方面:空间的狭窄、时间的狭窄、人与事的狭窄、选择的狭窄。
光是读字面,一定就有很多父母感同身受,是啊,现在的娃,没有森林田野,没有大院村庄,没有自由自在的时间,每天就是学校兴趣班游乐场,重复着同样的生活,真扳着手指头数一数,谈得上自由选择的机会,也并不多。
现象是认同的,但原文留言中也有人回复:看着都挺对,但现实生活没办法,我们大人自己不也是被局限在两点一线里么,谁不想体验更广阔的世界啊,但真是不容易做到啊。
我想今天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思考。
01
空间的狭窄
这篇文章中,作者先描述了空间的狭窄。
作者说,这些空间都有一个相似处,都是四四方方,都是狭窄的。
与之对比的是作者自己的童年,门口会有四条不同的路,每条路上都有不一样的景色,而她会花一整个童年,去熟悉它们。这让她感知到,每条路都能走下去,无限地走下去。
用类比来提醒我们“空间狭窄”,这一点我是很认同的。但要说,哪一种童年生活就更好,我们这一代的童年就优于现在的孩子们,我觉得是没必要的。
我们当年生活的时代,和孩子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截然不同,而我始终相信,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出路”。
但作者让我们反思的点,也是我反复提醒大家的,就是所谓“好奇心/见世面“,不是非要花钱带孩子去见远方,而是先从“熟悉”开始。
一个孩子都没对自己,自己周围的人,自己周围的环境建立感知和好奇,是不可能对名胜古迹,著名景区,甚至星辰大海好奇的。
因此,当我们在谈要培养孩子好奇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最基础的事情做好。
这一点我在《》具体谈过。
比如,认识以家和社区为单位的“周围”,知道自己属于哪里:
-- 我们家附近的建筑,你觉得最有趣的是哪个?
-- 爷爷奶奶身上哪个事情,是你最意想不到的?
-- 每天去买早餐的店铺,最近有什么不同?
当我们引导孩子去关注这些后,哪怕咱们家门口没有四条路(说实话,真要自己设计路径的话,任何一个家门口也能规划出好多路),这个孩子也不会再对“司空见惯“视而不见。
他每一天走在一样的小区里,一样的街道上,一样的去上兴趣班的路上,但只要孩子的感官是打开的,他在观察和思考,那么他就在“延展”他的空间。
02
时间的狭窄
作者谈的第二点是,时间的狭窄。
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周末有整整一天属于“自己的”时间,而这是现在孩子非常缺乏的。
这点我同意,我也曾经反复跟大家分享过,我拓展孩子时间“宽度”的办法,最重要的就是学会留白。
说来有意思,咱们这一批父母拼命学习“高质量陪伴”,但转身却又再说,要给孩子留白——其实这就是提示我们,“高质量陪伴”并不等于满满当当的安排。
就像幼儿园的每日安排里有个“自由时间”,我们家庭时光里,也要安排出“自由时间”。
每天至少有30-90分钟的时间,让孩子来决定要干嘛,而不是什么都替孩子安排妥当了。
肯定有人要说了,那我不给他安排,孩子就过来和我说,妈妈,我好无聊啊,怎么办?
我们父母要学会适当享受无聊,也要适当让孩子去体验无所事事。
这一些独处空间和漫无目的的时光,看上去没有特别务实的作用,但其实有着最根本的用处:认识自己,成为自己。
小时候知道自己想玩什么,长大后就能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上班后就能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只有外面的世界安静了,孩子才能学会静下来了,这样他们才有机会听到自己的内心,才能了解自己。
第二点,还要允许“浪费时间的无意义傻事“。
不知道你们发现没,孩子一旦接近学龄或者上学后,我们判断事情的价值似乎只有一个标准了,有没有用,有没有意义(而且用处和意义都紧扣着作业和考试)。
我其实也是这几年才有了心态转变,以前做什么事都是为了追求意义和价值,但后来我发现,体验、感受、活着,这些本身就是意义。
自己改变后,看待小D的视角也转变了。
我允许小D发呆,去户外疯玩,做手工,这些都是传统意义上来说,一个小学生浪费时间的傻事。
其实小D自己也知道,有时还会问我,妈妈,我能做这个吗?这个有点浪费时间。
现在我经常回应的是,喜欢做吗?如果喜欢,那就做吧!喜欢,就不浪费时间,喜欢就是最大的价值所在。
现在小D也会和我说,妈妈,我想做,我喜欢做。那我就先把XXX抓紧完成,我就能做我想做的了。
我想这也是留白的意义所在吧,让孩子发现,去抓紧完成自己必须要做的事,然后就有了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03
人与事的狭窄
作者谈的第三点是,人与事的狭窄。
其实,读到这里时,我在想,作者并不是真的在说,希望孩子们去了解邻居,希望老师从一年级一直待到五年级,希望兴趣班一直坚持下去。
她更多地是在谈,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构建看待人和事更多元的视角。
当孩子了解“完整”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就不会害怕弱点与不足;当孩子看到“完整”事件过程,他们就理解,成功失败都不是必然。
以前这些智慧,的确都是石库门纳凉时刻,偷听一旁老人们的侃侃而谈来的。现在的孩子,的确缺失,但也是可以从别的渠道来获得。
第一个就是我提过很多次的,家庭聊天。我们家经常发生在餐桌上,我和先生会谈论自己的工作,最近遇到的有趣的人,我们的感悟和烦恼,小D就会在一旁听,也会提问。
这件事从孩子三四岁就可以开始,这也是帮助她了解更多“人和事”。
那随着孩慢慢长大,尤其进入小学后,我们适当引入“时事“谈论,也是特别好的途径,和孩子聊聊她怎么看的,对方做的对不对,她认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争论,本质问题到底是什么?
面对一件事,有自己的判断,还能根据思考的深入去调查研究,然后再作评价,这就是在拓展“人与事”的维度。
对了,我们最近在听“博雅小课堂”里的写给孩子的周刊,可以说我比小D更爱听,有些时事我也不知道怎么看待与评价,听完他们的讲解,我顿时有了和女儿讨论的聊天思路了。
04
选择的狭窄
作者谈到的最后一点是,选择的狭窄。
这一点,我稍稍有点不认同。对我来说,“选择的狭窄”不是因为父母或者孩子,而是整个社会体系对于“成功/成才”的评价标准过于狭窄。
这件事不是每个单一个体单方面意愿就能改变的,就像我曾经一直说,考大学不是唯一出路,考不上一本也没事(因为我自己就是二本生),但我去过农村大山里后,我就再也不会随意说这句话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系统里的一份子,而教育就是需要“顺势而为”。
但我觉得作者还是给我们提了个醒,就是刻意训练自己 Plan B的能力,减少让自己“逼到牛角钻”的可能性。
这个训练并不是到了中考高考才开始,而是从日常孩子教育中开始。
报名这个兴趣班了,Plan A肯定是希望孩子学好学会坚持下去。那Plan B呢,如果学了一星期就不上了,甚至影响亲子关系了,怎么办?这个问题的思考,在你付钱之前就要想清楚。
每晚写作业拖拉,Plan A就是从放学开始就循循善诱,人盯人地陪着孩子写作业。那Plan B呢?完全放手,约定晚上10点准时上床,完不成的作业孩子自己和老师说清楚,也自己提前做好心理建设,面对第二天老师叫家长。这个情景演练,在你陪写作业心梗之前就要做准备。
当然,选A还是选B,其实都可以,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情况。但是这些思考,日常必须进行。思维模式就像肌肉,平时不用,真的“大场面”下更加用不了。
避免个体的选择狭窄,对我来说就是,不妄图改变大环境,但在自己控制范围内,去尽可能看看更多可能性。
面对不喜欢的那个选项,问问自己,怎么做可以让这个选择变得让自己更喜欢;
面对喜欢的那个选择,也问问自己,可能会出现怎样的风险让自己的欢喜落空。
思考灵活了,思维模式灵活了,选择自然也就宽广了。
我喜欢阅读任何可以拓展我认知,启发我思考的文章,这篇应该就是。
虽然作者并没提解决方案,虽然我并不那么认同把如今的孩子和我们的当年来类比。
但是一篇文章带给我一个新的切入点,让我从这一点进行自己的深入思考,这就足够了。
而我站在了这位作者的肩膀上,把我深入思考的点继续分享给你们。
希望你们可以接过这个“思考接力棒”,继续进行属于自己的思考。
更加欢迎你们留言,分享你们的思考。
正在团
大J叨叨叨
有两个好消息迫不及待要和你们分享。
在《全国巾帼科普图书目录2023》里看到收录了由我发起的春苗基金会-掌欣专项基金出版的《早产儿家庭养育手册》,同时我也入选巾帼科普专家讲师团。
对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激励,作为自媒体人我会继续做好亲子教育科普,作为公益人会联合更多公益伙伴,继续陪伴和支持早产儿家庭走过最艰难的时光。
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谢谢你们,我所有的云闺蜜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陪伴
觉得文章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