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意的童心窥探世界,北京国际儿童设计创新体验展举办

更新时间:2023-09-29 06:08:28作者:无忧百科

以诗意的童心窥探世界,北京国际儿童设计创新体验展举办

作为北京国际儿童设计创新系列活动的主题展览,人之初计划OUTSET“童思筑梦——儿童设计美育新时代”| 北京国际儿童设计创新体验展于9月25日在中华世纪坛艺术馆正式开幕。该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儿童中心、北京国际设计周主办,展览分“为儿童而设计”与“请儿童来设计”两大板块。


展览现场

“为儿童而设计”展厅中,邀请了国内九家不同院校、机构所实践的儿童美育项目、案例,同时也展出了多位创作者针对特殊儿童群体所创作的作品。通过对这些或各有方向或穿插交汇着的实践、探索和研究内容的展开,以及从他们对于儿童美育的理解、秉持的理念,课程的研发与设置出发所提炼而成的“核心理念模型”的呈现,以期勾勒出当下同行者众的儿童美育实践路径的多样和丰富。于未来,希望以此成为一个生长和连接的起点,为儿童美育之路上的践行者创造更多汇聚和交流互动的机会与平台。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其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社会美育研究所、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美育实验室,以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内在驱动力为出发点,深入探究“美育能为学生带来什么”“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美育”等深层问题形成“清华美院美育教学方法研修项目”“中小学一贯制美育课程体系研究”等特色项目。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以包豪斯“作为启蒙的设计”为主旨的系列活动,探索现代设计教育如何启发儿童的创新力,并通过对材料和技术加深其对设计与生活关系的理解。红点设计博物馆·厦门倾力打造基于设计思维、与国际接轨的「设计+」教学活动,鼓励学员在跨学科和多样化的情境中探索学习,培养问题解决能力、提升视觉美感素养、启发创意创新潜力。A4美术馆 iSTART儿童艺术节以儿童参与、赋能与共创为使命的儿童创造与社会美育项目,打破美术馆项目边界,构建良序的社会参与与艺术教育共生网络。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FABO|“数制”工坊专注于人工智能与设计思维,打破了传统对人工智能的“技术”与“工具”认知,从AI设计思维出发,探索智慧之美、设计之美。

上海市青少年创意设计院紧密联合各单位机构,采用开放式的研学模式,开展各类启迪青少年创意灵感。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以北师大现有优势学科为基础,根植于艺术、科技、教育的交叉领域,开展在人文、艺术、设计、科技、社科等领域的研究和广泛的跨界合作。设计互联EDU承载与践行设计互联公共教育与公共活动使命,是以设计为原点,联结产业、培育青创人才,实现全年龄参与的创新教育平台。大南坡儿童美育计划深入乡村和课堂,认为“乡村的重生不仅是设施的更新,更是人的更新、生活的更新、教育的更新”。

在这样一场儿童作为绝对主角的展览,不仅有围绕儿童美育的讨论展开的“为儿童而设计”板块,还有直接由儿童主导,以装置艺术作为表达载体,展示儿童关于“场域+媒介+情感”的综合艺术创作的“请儿童来设计”儿童装置艺术展区。

为什么这个从儿童中来的展览板块要选取装置艺术作为媒介?装置艺术具备多样性和丰富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将雕塑、绘画、录音、音乐、建筑、电影、录像等形式融于立体空间。这既符合儿童对多样丰富性探索的期待,又与儿童天然有张力的表达天性不谋而合。同时装置艺术自身具备“身临其境”的观感,在创作过程中同时赋予创作者“个体”与“团队”的双重身份,让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既有审视自我的部分,又有团体协作的部分,既是作品的创作者,也是观摩者。这种奇妙的视角切换,同样也给儿童无拘无束的“童心”有无限发挥的空间。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请儿童来设计”将设计的主动权交给儿童,从儿童关心的“ 自然、生活、文化、创新、情感”五个面向出发,以20组由儿童主导创作的装置艺术作品表达儿童在参与公共生活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社会事件、理想生活、未来科技等议题的思考。展览汇聚了全国各地的3000多名儿童的设计与巧思,在中国美术学院社会美育学院老师和优秀毕业生的引导下,通过系列设计思维课程与活动方案实践,共思共创艺术装置。《Let’s Meet!美育,美遇》《有凤来仪》《生命之色》《看见儿童设计的装置艺术方案》《Who am I》《帽子的奇遇》《四十二位设计师》《召唤海洋小精灵》《此山青绿》《连接·港》《源未来》《过家家》《我的印糕故事》《十里红妆》《与海同频》《掉进好奇兔的梦里》《生境链》《逆行英雄 爱在山野》《理想家》《梦飞向哪里》。绘画、雕塑、动画、视频、AI互动、光影艺术……每组装置都表达了孩子们的精巧设计和天马行空的想象。

留住孩子的童心,就是留住未来的创造力。展览以儿童为中心,以装置为表达,通过艺术的教育,以诗意的视野窥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