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食者谋之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肉食者谋之中的之意思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1-17 20:57:48作者:佚名

肉食者谋之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肉食者谋之中的之意思是什么

  肉食者谋之中之的意思:表示代词,这,这件事的意思。整句的意思: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该句出自《左传·庄公十年》中《曹刿论战》一文。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肉食者谋之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曹刿论战》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翻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曹刿论战》注释

  1、曹刿(guì):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2、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3、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

  4、伐:攻打。

  5、我:指鲁国。《左传》根据鲁史而写,故称鲁国为“我”。

  6、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

  7、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享俸禄的人。

  8、谋:谋议。

  9、间(jiàn):参与。

  10、鄙:鄙陋,目光短浅。

  11、乃:于是,就。

  12、何以战:就是“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用,凭,靠。

  1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

  14、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以,把。人:指鲁庄公身边的近臣或贵族。

  15、遍:一作“徧”,遍及,普遍。

  16、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

  17、加:虚报。

  18、小信未孚(fú):(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使人信服。

  19、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20、狱:(诉讼)案件。

  21、察:明察。

  22、情:诚心。

  23、忠之属也: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种类。

  24、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可,可以。以,凭借。

  25、战则请从:(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去。从:随行,跟从。

  26、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之,指曹刿。

  27、长勺:鲁国地名,今山东莱芜东北。

  28、败绩:军队溃败。

  29、驰:驱车追赶。

  30、辙(zhé):车轮碾出的痕迹。

  31、轼:古代车厢前做扶手的横木。

  32、遂:于是,就。

  33、逐:追赶,这里指追击。

  34、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

  35、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夫(fú),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没有实际意义。

  36、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作,振作。

  37、再:第二次。

  38、三:第三次。

  39、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尽,我们的勇气正盛。彼,代词,指齐军方面。盈,充沛,饱满,这里指士气旺盛。

  40、难测:难以推测。测,推测,估计。

  41、伏:埋伏。

  42、靡(mǐ):倒下。

肉食者谋之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曹刿论战》赏析

  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如何正确运用战略防御原则——只有“取信于民”,实行“敌疲我打”的正确方针,选择反攻和追击的有利时机,才能以小敌大,以弱胜强。

  文章的语言,无论是叙述还是人物对话,都极为简洁精炼,表意说理,通达晓畅。行文中散句、排比、偶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事写人的生动效果。其中曹刿的语言尤为精彩,如战场上的指挥用语,简短明确,这不仅衬托出战事紧迫无暇论析战争策略,也表现出曹刿思维敏捷和临战时坚定而自信的心态。

  《曹刿论战》创作背景

  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都在今山东省,齐在东北部,鲁在西南部。公元前697年,齐襄公即位,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次年齐襄公为公孙无知所杀。第三年春天,齐人杀死公孙无知,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君位。

  稍后,鲁庄公也亲自领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八月鲁与齐师战于乾时,鲁军大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死公子纠。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再次兴兵攻鲁,两军战于长勺。这就是文章所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

  《曹刿论战》作者介绍

  左丘明(前502年—前422年),姓左,名丘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也有说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历史学家。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春秋时鲁国都君庄)人。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

为您推荐

肉食者谋之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肉食者谋之中的之意思是什么

肉食者谋之中之的意思:表示代词,这,这件事的意思。整句的意思: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该句出自《左传·庄公十年》中《曹刿论战》一文。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

2024-01-17 20:57

木兰当户织全诗《木兰诗》翻译

全诗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2024-01-17 20:57

附庸风雅意思 附庸风雅什么意思

附庸风雅,成语读音为:fù yōng fēng yǎ。意思是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用来贬低用文化装点门面的人。“附庸”本指依附于诸侯国的小国。“庸”的本义是用、需要,引申为受雇用,“附庸”就是依附别人,受其雇用的意思。

2024-01-17 20:57

小班安全教案 小班安全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1、了解上下楼梯时安全的重要性,懂得正确上下楼梯。2、初步掌握安全上下楼梯的方法。3、学会正确上下楼梯。活动准备:小猴住院的图片、在楼上布置小猪的`家、小猪手偶、一张生日卡。活动过程;一、情景引入。——(出示小猴住院的图片)师:小朋友看,小猴怎么了?小猴为什么受伤了?听听下面的故事你就知道了。二、故事欣赏。——教师讲《小猴上下楼梯》的故事。

2024-01-17 20:57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的意思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翻译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的意思:才智超群的人广博豁达,只有点小聪明的人则乐于细察、斤斤计较。该句出自《齐物论》,《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文中涉及很多宇宙观方面和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对中国古代哲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2024-01-17 20:56

郑成功是哪个朝代的 郑成功英雄事迹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的人。郑成功,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是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郑成功是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2024-01-17 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