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盛硅业陷多事之秋:董事长遭实名举报,高管接二连三离职,业绩、股价双杀

更新时间:2023-11-14 12:38:29作者:无忧百科

合盛硅业陷多事之秋:董事长遭实名举报,高管接二连三离职,业绩、股价双杀

文/夏峰琳 编辑/徐喆

11月12日,一篇名为“实名举报浙江千亿富豪罗立国:以搬迁上市企业要挟市领导干预司法、陷害忠良”的微信推文,将合盛硅业(603260.SH)推上了风口浪尖。观察者网注意到,在这篇实名举报文中,主要提及了三个关键点,分别是公司前总经理方红承与罗立国存在股权纠纷、罗立国诉方红承职务侵占以及合盛硅业存在安全隐患。

11月13日,合盛硅业发布公告,就上述问题进行澄清。而此前亦有离职员工因讨要股权与合盛硅业对簿公堂。此外,上交所关于公司监管工作函也同步下发,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公司董监高。

合盛硅业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是业内唯一同时具备工业硅、有机硅、多晶硅、光伏组件等生产能力的行业企业。作为全国硅业龙头,合盛硅业巅峰时期总市值一度逼近三千亿元,但近两年因行业景气度下行,公司业绩和市值双双缩水。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归属净利润“腰斩”,最新市值已不足700亿元。此外,今年合盛硅业罕见得出现高管接连离职的现象,无疑为公司重返巅峰蒙上了一层阴影。

董事长遭实名举报,公司收监管函

11月12日,合盛硅业原总经理方红承妻子孙丽辰通过微信公众号在网上实名举报合盛硅业董事长罗立国,称罗立国股权官司败诉后,以变更公司住所、搬离嘉兴要挟有关部门,导致方红承、方红兴被关押至今。此外,孙丽辰还提及罗立国诉方红承职务侵占以及合盛硅业存在安全隐患等关键点。

观察者网注意到,此文章已经发布便引起轩然大波。11月13日,合盛硅业发布公告对上述问题逐一澄清。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为了留住人才长期为公司服务,会给予核心骨干员工股权激励。合盛硅业也不例外。而罗立国与方红承的股权纠纷在于,双方虽然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但是方红承未支付对价、股权也没有过户,是由罗立国代持。

对此,合盛硅业回复称,公司董事长罗立国与方红承约定,在满足全职勤勉服务于公司满五年、不损害公司利益、不与公司同业竞争等条件后,给予一定数量股份增值的现金奖励,条件不成就则方红承不享有任何权益。双方形式上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但方红承实际没有支付过对价,相关股权也未过户(即相关报道中的所谓“代持”)。

事后,方红承2018年从合盛硅业离职,不满5年的服务年限。且公司经自查发现其涉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违法行为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因此罗立国认为方红承不满足奖励条件。双方因此产生分歧,方红承于2021年4月25日向杭州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

根据仲裁结果,酌情按照实际服务时间裁决方红承享有40%的权益:要求罗立国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票扣税后支付给方红承,如未减持则以相应金额补偿。目前上述裁决处于执行阶段,罗立国已向法院提出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申请,法院尚在审查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方红承还有其他离职员工因讨要股权与合盛硅业对簿公堂。据媒体报道,张霆宇、曹华俊、刘凯、赵晓辉、罗丽等人都曾是合盛硅业的员工,其中,张霆宇为研发中心主任,曹华俊为研发中心副主任。

从合盛硅业离职之后,因为劳动争议、合同纠纷,他们将合盛硅业告上法庭。作为起诉方,他们都曾是合盛硅业高管持股平台“英融公司”股东,在离职之后,发起对合盛硅业的起诉,以讨要股权。作为反击,合盛硅业认为他们有损害公司利益行为,也发起了对他们的起诉,要求赔偿损失。

关于方红承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职务侵占罪一案,合盛硅业称,该案于2023年11月13日在平湖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不过, 据媒体报道,当日庭审时间一变再变,直到下午16:30仍未开庭审理。

至于孙丽辰所说的合盛硅业以公司搬离嘉兴为由,要挟地方对方红承进行打击报复。合盛硅业解释称,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随着公司发展,原办公地点无法满足管理需求,公司在浙江省慈溪市购置“恒元广场-A座”大楼作为管理总部,并将办公地址迁至浙江省慈溪市。后为维持相关资质登记,注册地没有改变。

关于“水解油”相关情况 ,合盛硅业称,嘉兴子公司及泸州子公司均办理了相关资质。

合盛硅业此次风波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在公司发出澄清公告的同时,也收到了上交所对公司下发的监管工作函,涉及对象包括合盛硅业、董监高、控股股东及实控人。

业绩、股价双杀,高管接连出走

公开资料显示,合盛硅业由宁波合盛集团于2005年投资成立,并于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是过我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最完整、产能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业内唯一同时具备工业硅、有机硅、多晶硅、光伏组件等生产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球有机硅单体产能约729万吨,其中70%产能分布在我国12家企业。其中,合盛硅业是有机硅行业的龙头,截至2022年末,合盛硅业的工业硅产能122万吨/年,有机硅单体产能133万吨/年,公司的行业龙头地位突出。今年以来,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有机硅单体产能进一步提升至173万吨/年。

在过去两年,工业硅、有机硅行业处于强景气周期时,合盛硅业业绩大增。2021年,公司营收213.9亿元,同比增长138.46%;同期归属净利润82.22亿元,同比增长485.52%。有了强有力的业绩支撑,公司在二级市场上一时风光无两,在当年的9月14日,创下历史高点,盘中触及252.79元。

然而,随着经济形势变化、行业周期下行及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影响,合盛硅业主营产品价格下滑,公司业绩也随之滑落。今年前三季度,合盛硅业实现营业收入198.86亿元,同比增长8.81%;归属净利润为21.85亿元,同比下滑52.03%。

与业绩一同走低的,还有合盛硅业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东方财富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公司股价已累计跌超三成。截至11月13日收盘,报56.5元,下跌1.45%。市值667.9亿元。

为扭转不断下滑的业绩,合盛硅业于年初抛出了扩产计划,拟在光伏产业链进行一体化布局。根据公告,公司在乌鲁木齐建设“硅基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包括“年产20GW光伏组件项目”和“年产150万吨新能源装备用超薄高透光伏玻璃制作项目”。同时,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在新疆建设“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

据了解,该年产2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主要生产装置已于近期试车。据称,该产线采用改良西门子法工艺路线,新建产线的生产成本和技术工艺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然而,刚进入一体化布局,合盛硅业就上演了高管接连出走的戏码。7月22日,公司公告了董事、副总经 理兼董事会秘书龚吉平辞职离任一事。一个多月之后的8月30日,公司再度披露了一则人事变动,公司监事姚欢欢辞去监事职务。

在硅料产能大量释放与硅料价格下行的背景下,光伏行业的竞争,不再仅仅是规模和成本竞争,而是考验公司人才、技术等各方面的综合竞争力,合盛硅业能否凭借光伏产业链的一体化提振业绩,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