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银”力挺:80余家公司回购潮起,央国企主动加入

更新时间:2024-02-01 21:01:38作者:无忧百科

“真金白银”力挺:80余家公司回购潮起,央国企主动加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崔文静 北京报道近期,监管层反复提及“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回购注销、加大分红等方式更好回报投资者”。此后,上市公司即掀起一波回购潮,用“真金白银”彰显市场信心。

1月31日晚间,超80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份回购计划。如果将披露回购进展者计算在内,更新回购公告的上市公司更是超过140家。这是2024年以来的第一波上市公司回购潮,也是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以来的第七次A股回购潮。

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此番回购具有三大特点:一是,单家企业回购力度有所增大。例如,凯莱英回购金额高达6亿元-12亿元;三一重工回购规模在6亿元—10亿元;三安光电回购金额同样高达5亿元-10亿元。二是,响应“企业市值管理”政策,一些央企国企主动加入回购大军。例如,海通证券抛出3亿元-6亿元的股份回购计划。三是,从回购目的来看,用于“注销”——这一最受市场欢迎、最为利好投资者的回购方式的上市公司增多。例如,欣旺达计划回购3亿元-5亿元进行注销并相应减少公司注册资本。

超80家上市公司新增回购

1月31日晚间,超80家上市公司新增股份回购计划,约60家上市公司更新回购方案。

据Wind数据统计,2024年以来,已经有近500家上市公司进行回购,回购股份接近12亿股,回购金额超150亿元。

实际上,自2023年7月以来,上市公司回购力度呈现逐月递增态势。从回购金额来看,7月尚为61.17亿元,此后以每月超10亿元的速度持续增长,11月时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至117.64亿元,12月达到139.40亿元。经历1月31日的新一轮回购潮后,2024年1月上市公司回购力度创下151.22亿元的单月回购规模新高。

从1月31日新增股份回购方案的企业来看,不少企业抛出亿元回购计划。凯莱英、三一重工抛出最低额度6亿元的回购方案,前者将回购上限定为12亿元,后者最高回购10亿元。三安光电同样诚意十足,计划拿出5亿元-10亿元进行回购。欣旺达与中微公司回购规模在3亿元-5亿元。另有包括金山办公、华海清科、聚辰股份、新致软件、东方电缆、国科微、晶丰明源、南都电源、华孚时尚等在内的数家上市公司回购规模超亿元。

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看来,此番回购潮力度非常大。他认为,真正有意义的回购是能够通过回购向市场展示公司目前经营能力、核心竞争力,未来发展战略谋划与长期前景,提振投资者信心,同时能够通过调节回购力度,进行资本优化,管理资本结构,最大程度利用可用的现金,助力公司长远发展。

广西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建议理性看待上市公司回购。“回购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提升公司的长期价值和股东回报,而不是仅仅为了稳定股价或进行市值管理。”田利辉提到。

他建议投资者关注上市公司回购后如何使用这部分股票,是否会进行长期持有、是否会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等;同时结合市场走势、公司业绩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分析回购时机和价格的适宜性。

提振A股需要更多配套措施

此轮上市公司回购潮,是2024年以来的第一波回购高潮,业内如何看待A股当前配置价值?田轩认为,与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相比,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相对较低;中国政府对资本市场的发展给予高度重视和政策鼓励;长期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依然稳健。三者叠加,使得A股具备长期配置价值。但他同时提醒投资者,配置A股市场需要控制风险,认真分析基本面,避免盲目跟风或过度交易;并且考虑分散投资和优化配置,降低单一资产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7月以来,监管已经出台一系列资本市场利好措施。2024年1月28日更是抛出市场呼声高涨的政策——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

田轩建议提振A股还需从六方面出发,即:实施超预期政策,积极引导市场发挥正面促进效应;货币政策提高精准性,加大信贷优惠力度,稳住创造海量就业的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保障经营环境,稳住就业率,做到稳复苏与保民生同步;大力推进资本市场改革,稳步落实注册制改革,增强直接融资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为发展期企业提供更多融资通道;降低投资门槛,同步引入更多机构投资者,提升市场流动性,融资端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统筹好一二级市场动态平衡,交易端充分发挥市场自主权,在保障市场运行平稳的基础上,降低监管干预,并持续改革交易机制,提高交易活跃度;加强引导社保基金、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

本文标签: 融资  a股  股票  金白银  回购潮  央国企  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