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淘宝成立新公司
2024-03-21
更新时间:2024-03-21 20:36:30作者:无忧百科
中国基金报 晨曦
事关中国经济,三部委重磅发声来了!
3月21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苏社、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出席并介绍近期投资、财政、金融有关数据及政策情况,并答记者问。
来看详情——
民间投资在整体投资中比重回升
1万亿增发国债资金已落实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苏社介绍,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积极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1-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1.2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的整体投资增长8.9%,实现平稳开局。
具体而言,刘苏社介绍了四大亮点:
首先,制造业投资增速加快。1-2月,制造业投资增长9.4%,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2.9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5.2个百分点。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15.1%,增速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出5.7个百分点。
第二,新动能投资增长势头良好。1-2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0%,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7.8%。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1.6%,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3.1%。
第三,民间投资在整体投资中的比重回升。1-2月,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的比重为52.6%,比去年全年提高2.2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0.4%,扭转了去年前5个月以来的负增长状况;其中,制造业民间投资、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1.6%、7.9%。
第四,基础设施投资发挥了有效支撑作用。1-2月,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3%,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3.7%,铁路、道路运输业投资分别增长27%、8.3%,2023年增发国债等政策效益正在逐步显现。
对于去年增发的1万亿国债,刘苏社表示,到今年2月,发展改革委已经分三批下达完毕1万亿元增发国债项目清单,增发国债资金已经全部落实到1.5万个具体项目。
关于超长期特别国债,刘苏社称,发展改革委将在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方案后,会同有关方面迅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一方面,聚焦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项目谋划储备、前期工作和建设实施,支持一批高质量项目建设。另一方面,抓紧推动出台实施相关配套政策措施,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破解深层次障碍,与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合力,确保各项任务高质量落地。
刘苏社称,除了刚才提到的去年增发的1万亿元国债,还有今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还安排了7000亿元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另外还有3.9万亿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这几个方面资金总的规模超过6万亿元。所以,提高政府投资使用效益,发挥好政府投资对全社会投资的带动作用,是今年投资工作的一个关键,也是一个重点。
民间投资方面,刘苏社认为,民间投资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也是民营经济活跃度的“晴雨表”。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显示,截至2月29日,吸引民间资本参与的项目共计1612个,总投资规模2万多亿元。随着系列政策的落地实施,去年后几个月全国民间投资增速逐步企稳,今年1-2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增速由负转正,可以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着力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努力保持民间投资稳定增长态势。目前正在研究起草《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更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为民间投资营造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另外,对于1-2月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均明显高于整体制造业投资增速的情况,刘苏社认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结构持续优化,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行业正呈现发展向好态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2月财政收入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
海外投资者连续多月增持中国政府债券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通报1-2月财政运行情况时表示,总的来看,收入延续增长态势,同时支出靠前发力。
一是财政收入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开局平稳。今年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6万亿元,同比下降2.3%。扣除特殊因素的影响以后,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可比的口径下增幅2.5%左右。实际上实现了恢复性增长,这与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基本保持一致。
二是财政支出体现出来靠前发力,进度加快。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6.7%,完成了全年预算的15.3%,支出进度是近五年同期最快的,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等领域支出增长较快,重点项目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财政支出既有总量效应,更有结构效应,这对于推动宏观经济的复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带动社会资本投资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我非常高兴告诉大家一个新情况,我们最近了解到,大家对中国政府的债券发行工作十分关注,按照整体财政计划安排,这些国债正在陆续发行。在这里,我们看到,中国政府债券在市场上一直受到广泛欢迎,过去几个月,海外投资者连续多个月增持,成为亚洲表现最好的政府债券之一。”廖岷称。
对于财政的可持续性问题,廖岷表示,财政部门始终坚持统筹稳增长和防风险,统筹需要与可能,科学合理安排赤字水平、政府债务水平,确保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过去几年,即使是在疫情期间,我们的赤字率也保持了相对稳定。2018-2023年,财政赤字率总体控制在3%以内,2024年赤字率按3%安排是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确定的。“总体看,我们认为,我国政府负债水平是适度的,既符合推动经济稳中向好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实现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
支持就业方面,廖岷介绍,财政部继续立足财政职能,推动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扶持。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预算667亿元,支持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重点群体和吸纳其就业的小微企业申请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给予贷款贴息。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倾斜。支持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者从事个体经营的给予创业补贴。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的话题,廖岷表示,近年来财政部积极参与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一是持续降低关税总水平,目前关税总水平降低至7.3%,处于全球较低水平。二是积极参与国际税制改革、多双边财经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最佳实践,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经验。三是在政府采购中,对内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对区别对待内外资企业的规定和做法进行清理和整治。
四是注重与外商投资者和企业沟通,积极解决他们在政府采购、涉企税费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五是与多国实现了会计标准、审计标准的互认,支持跨国投资、贸易和金融活动。六是在健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加大财政经费的保障力度,支持开展专利商标的审查、知识产权运用促进等工作,全链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廖岷称,下一步,财政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完善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破制约创新要素流动的壁垒,加快构建统一大市场,为各国企业来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的保障。
信贷总量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降空间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在总量上,保持货币信贷和融资合理增长、节奏平稳。在灵活摆布中期借贷便利(MLF)、公开市场操作的同时,开年又降准0.5个百分点,一次性释放长期流动性超过1万亿元,从量上充分保障流动性供给。同时,注重引导金融机构加强贷款均衡投放,防范信贷波动加大、“开门红”过度冲高,为经济提供稳定、可持续的金融支持。
在结构上,持续优化信贷结构,注重提升效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好支持碳减排再贷款,去年12月新增的50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额度也已全部发放,还将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不断提升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效能,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同时,加大力度盘活存量金融资源,促进有效投资,助力化解过剩产能。
在价格上,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在前期引导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以及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政策的传导下,2月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0.25个百分点,为LPR改革以来最大降幅,有效带动贷款利率的持续下降。同时,既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作用,发挥好汇率对宏观经济、国际收支的调节功能,又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在复杂形势下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货币政策成效显著,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持续提升。一是总量合理增长。2月末,M2、社会融资规模、人民币贷款分别保持8.7%、9.0%、10.1%的较快增长,符合市场预期。二是“五篇大文章”支持力度加大。2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同比增长23.1%,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分别为28.3%、26.5%,金融资源更多流向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领域。三是融资成本降、汇率稳。2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2%,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2月以来稳在7.2元左右,兼顾了内外均衡。
宣昌能表示,我国货币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工具储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降空间,存款成本下行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有利于拓宽利率政策操作的自主性,设立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将助力高端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加快发展。
下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将继续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合理把握债券与信贷两个最大融资市场的关系,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持续做好“五篇大文章”,加大力度盘活存量金融资源,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
另外,宣昌能解读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M2数据时表示,目前相关经济指标增速与我国预期增长目标相匹配,体现了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解。一是去年同期基数比较高,二是更加注重信贷投放节奏平稳,三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
宣昌能进一步表示,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阶段,对金融数据不能只看增量和增速,还要关注存量质效的提升。同时,金融松紧程度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也有密切关系,松紧适度的金融环境有利于金融资源投向更高效的行业企业。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挖掘信贷需求,科学制定全年信贷安排,盘活存量金融资源,同时支持直接融资加快发展,保持货币信贷和融资总量合理增长。
近期,央行提出要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宣昌能从货币政策角度做两方面解释:
从量的角度来说,要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这里暗含了通过货币政策调节价格水平的考虑,货币政策的年度目标已经将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考虑在内。今年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如果社会融资规模和M2增速不低于8%,就已经考虑了3%的价格水平预期目标。
从价的角度来说,通过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引导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促进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继续下行,这些都有利于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有利于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
宣昌能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科学评估风险,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满足合理消费融资需求,通过优化信贷结构,改进金融服务质效。同时,加强政策协调,支持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消费驱动战略,着力扩大内需,推动供需匹配,促进经济良性循环。这些都对价格水平的温和回升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编辑:黄梅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