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书裁员,「非输」不可?

更新时间:2024-03-27 04:18:32作者:无忧百科

飞书裁员,「非输」不可?



「核心提示」
适合字节跳动的,就一定适合客户吗?

作者 | 陈法善

编辑 | 刘杨

在之前大规模裁员的基础上,飞书即将开启新一轮人员“优化”,裁员比例在20%以上。

3月26日一早,飞书CEO谢欣发布全员信,公布了裁员的消息,称组织自身存在问题,团队不够精干,效率在变低,力量不够聚焦,不利于业务的长期发展,将精简团队规模,“有部分同学会因此不得不离开”。

从去年开始,被字节跳动CEO梁汝波点评“ROI”不理想的飞书,便一直在收缩规模,据36氪报道,其员工数已经从峰值的6000多人,减少至目前的5000人左右。

在协同办公软件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的“三国杀”中,飞书最晚入局。错失先机的飞书寄希望于通过人海战术“大力出奇迹”,在三家中,飞书是人数增长最快、团队最庞大的那个,但由于错过了国内企业数字化迁移的浪潮,一步慢、步步慢,追赶得比较吃力。

为了跟钉钉、企微差异化竞争,飞书剑走偏锋,试图通过树标杆、追求极致的协作、all in one等策略弥补后发劣势。不过,习惯了“文化输出”的字节忽视了用户的真实诉求:大部分企业更喜欢“上对下”的管控,而非员工间的协作。

发错力的后果也很明显:虽然用户对飞书的文档协作口碑不错,但也给员工带来开不完的会、看不完的群消息、疯狂被外部文档@等烦恼。

想要进行重新“创业”的飞书,还能逆境重生吗?

1、再裁员,较峰值减员三分之一

虽然对裁员早有预感,但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时,基层员工还是意难平。

3月26日清早,飞书员工打开邮箱,收到了CEO谢欣发来的一封全员信。谢欣在信中称,由于存在团队规模大、组织不够精干、效率变低、力量不够聚焦等问题,经过反复讨论和慎重抉择,公司决定做一些调整,适当精简团队规模,“有部分同学会因此不得不离开我们。同时,我们也会为受到影响的同学提供补偿方案或转岗机会的支持,帮助平稳过渡”。

飞书管理层希望通过调整团队规模,重新回到初创公司“day 1”的状态——方向更聚焦、组织更高效、团队更有战斗力。

与管理层的愿景相比,身处火线的员工更关心眼前的安危。

在某职场社交软件上,飞书裁员的消息排在热榜第一位。“发完邮件,开始了,受影响的兄弟们来说说N+几?”这条动态吸引了近200人留言,有猎头在线挖人,有跪求“活水”私聊,有的则报出了“N+8,老员工无情抛弃”的条件,但又被很快质疑“大于N+2的都是扯蛋”。



实际上,业内人士对飞书本轮裁员并不感到意外,问题只是在什么时候、进行多大程度的调整。

早在本月初,飞书就已经露出“优化”的苗头。据关注字节动态的猎头透露,之前就听说飞书业务在绩效沟通方面出现了延迟,原定于3月12日开始的绩效沟通突然被推迟,而字节其他部门的绩效沟通则正常展开。这一反常情况已经让不少人联想到内部是否会发生重大变动。

员工有这样的想法不难理解,团队臃肿,但人效低下,这在追求ROI的互联网公司,堪称致命的BUG。

2021年,飞书的员工数约为两千多人,2022年高峰期达6000多人,不到两年时间扩张了三倍,规模远超钉钉和企微。但不论是用户规模,还是营收情况,飞书与钉钉、企微尚有不小的差距。2022年,飞书人均年度经常性收入(ARR)1.25万美元(约9万元人民币),甚至低于当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员工11.4万元的平均工资。

如果说为了追赶上钉钉、企微,字节此前对飞书招兵买马搞人海战术宽容度较高的话,眼下,飞书因规模臃肿、营收不利等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早在2023年年初的全员会上,梁汝波便公开表示,公司对飞书投入很大,不低于抖音、Tiktok,但ROI不划算。在这种情况下,当字节开始“去肥增瘦”时,飞书自然成了重点考虑对象。

据36氪、第一财经等报道,目前,飞书员工约在5000人左右,本轮优化计划再裁员1000+,届时,员工数将较峰值减少三分之一。不过,这一数字仍大于钉钉与企微员工数之和。

2、“非输”不可?

后发劣势让飞书选择“不走寻常路”。

在飞书之前,钉钉已经牢牢占据传统to B、政务、教育市场;企业微信则依靠打通个人微信的独特优势,在to C领域有宽阔的护城河。也就是说,有付费能力的大企业优先考虑的是拥抱钉钉、企微的生态圈,而非“空降”这一赛道的飞书。

艾瑞网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以月度独立设备数看,钉钉为1.6亿部,企微为9745万部,飞书仅有665万部,分别是钉钉、企微的1/24和1/15。

此外,办公软件远比聊天软件复杂得多,往往集成了聊天、OA审批、文档等功能,切换办公软件意味着所有流程都要重新梳理、测试,这对企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隐性成本和潜在风险,而且大多数企业对尝鲜更为保守。

因此,to B和to C都不占优势的飞书,把弯道超车的筹码压到了打造标杆上。

不论是在飞书官网,还是线下广告,飞书都主打“先进团队,先用飞书”,并拉来理想汽车、小米、元气森林等明星企业做背书。好处是这些企业舆论声量很高,容易为飞书推广造势。但另一方面,包装案例需要真金白银,投入大,但收入低,甚至有可能不赚钱。

通常,有付费能力的大客户对服务的要求苛刻,为了保障数据安全,往往要求定制化服务、私有化部署。飞书不得不匹配数百人的团队,长期耗在单一大客户身上,成本高、周期长,而客户的预算是固定的,就容易造成飞书亏损,在营收上不可持续。

同时,飞书对“先进”的理解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未必匹配。不少飞书的用户表示,飞书的文档协作体验确实不错,但企业真的需要这么极致的协作体验吗?

在很多小企业看来,使用办公软件无非是利用考勤、打卡、发工资条等基础功能。对大企业来说,员工协作只是工作的分支,更重要的是“上对下”的有效管理。也就是说,飞书追求的极致协作,很多小企业用不到,又不是大企业的关注焦点。

即便采购了飞书,企业也未必能变得跟飞书一样高效。多位飞书用户坦承,过于开放的协作也会带来困扰。例如,莫名被跨部门拉进会议群,手头工作做不完,还要挤出时间参会;在同事的文档里频频被@,要求汇报工作进度,感觉很心累。

压倒不少用户的,则是飞书一年多之前开启的收费模式。2023年2月,飞书更新了收费标准,如果不付费,用户权益将缩水,包括文档云盘空间从50G缩小至10G;聊天记录只保留180天,此前这些服务都是永久免费的。

2020年初,飞书在疫情期间靠免费政策,圈住了一批种子用户,随着收费政策的变化,价格敏感型用户不得不考虑去留的问题。

3、飞到哪儿去?

飞书裁员后往哪个方向走,备受外界关注。

在全员信中,谢欣称,将服务好to B客户,提升AI能力以增强产品竞争力。

据业内人士透露,飞书在裁员后不排除考虑出售,潜在买家包括百度、金山等,目前还处于询价阶段。

而且,飞书擅长的文档协作功能并非不可替代品,WPS等办公软件都能很好实现。例如,在WPS选中一段文字,可选择“WPS AI”,自动实现续写、扩充篇幅、润色修改等功能。

反观行业,企微之所以能突破钉钉的“封锁”,在to B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关键在于找到了“链接个人微信”这一人无我有的独特优势,飞书目前还缺少这样的特质。

生态并不占优的飞书,并不像看上去那样开放。对企业来说,协同办公、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是核心职能之一,也是采购办公软件必买的服务。过去在字节“钞能力”的支持下,飞书通过收购朝夕日历、黑帕云、Tower等办公软件,填补自己在B端的短板,推出自己的Office、People模块。

协同办公行业人士对《豹变》表示,飞书all in one的策略,什么赚钱就自己去做,不愿意给生态伙伴赚钱的机会,跟业内的关系比较紧张,未来格局还得打开一点。

此外,适合字节的,并不一定适合用户,飞书还需要更“接地气”。据“Tech星球”报道,在前期推广过程中,飞书组织了多次线下推介会,参会的中国黄金首席信息官周韩林直言,飞书比较适合互联网公司,尤其是内容公司,但并不适合中国黄金。

另据“晚点LatePos”报道,2020年年底前后,飞书和钉钉竞争宁德时代的单子,参与竞标的钉钉人士称:“飞书可能认为它的文档是全中国最好的,一定得换成它的文档。我们从头到尾没提这个,我们就是乙方。你不能说你牛,你教人家怎么做事。”

可见,大客户都有自己的调性,并不一定认同字节的文化与价值观。眼下,全社会都在强调降本增效,这也是办公软件替客户着想的第一要义,而不是让客户按飞书的思维做事。这或许正是梁汝波口中的“大公司病”。

在2024年1月举行的字节年度全员会上,HR出身的梁汝波坦言,最大的危机感,是担心自己作为一个组织,正变得平庸,无法取得新的突破,现在的字节“该有的大公司病都有了”,组织有平庸化的趋势,包括低效、迟钝、标准低等。

放眼整个企服行业,几乎都面临着类似的难啃的骨头。深耕企服20多年的北森是业内的头部企业,2023年4月登陆港股,被称为HR SaaS第一股。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上市三个交易日股价合计跌去46%,目前已从上市的29.8港元/股跌至5港元/股,跌幅83%。可见B端客户的钱有多难赚。

而在今年1月29日召开的腾讯年度大会上,马化腾表示,“听说企业微信已经盈利了,可喜可贺,to B市场非常难打”,“现在我们还有很多产品在水面以下,除了特别重要的战略性产品和基础性投入,必须尽快上岸、浮出水面,这是内生的压力”。

当原本就领先的竞争对手再次领先时,飞书还能飞得起来吗?

本文标签: 裁员  钉钉  谢欣  飞书  用户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