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箱设备大王,投出一个高科技军团

更新时间:2024-04-01 22:48:43作者:无忧百科

纸箱设备大王,投出一个高科技军团


时下全行业关注的焦点,非“新质生产力”莫属。日前,又一家同时以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制造为关键词的科技公司获得了投资——3月21日,旨在以多模态大模型技术打造机器人“大脑”的科技公司若愚科技,宣布完成超过5000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与此同时,市场的关注点也落在了其中的领投方东方精工身上:这家以瓦楞纸箱印刷设备起家的制造企业,已无比精准地,踩中了近期的每一个投资热门风口。

不久前,东方精工投资的另一家企业嘉腾机器人,在今年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火了一把。展会上,“算力之王”英伟达,将嘉腾机器人生成式AI在激光叉车上的应用作为典型案例,向全球人工智能开发者进行了展示。

“生成式AI”和“英伟达”,这几个概念在近两年的火热程度,自然不用赘述。尽管东方精工澄清称,并未将嘉腾机器人并表,但其股价也迅速飞升。2月6日时,其收盘价还仅有3.72元/股,是近一年来的低点,但在2月23日,东方精工股价直线拉升,并在接下来的10个交易日中收获了8个涨停板。3月7日,东方精工股价一度达到9.21元/股的高点,涨幅累计超过100%,市值飙升55亿,达到110亿元。

东方精工“搭上”的热门概念,还不止如此,这也是市场对其兴趣所在:通过产业投资、并购等资本运作,东方精工已将“机器人”“核聚变”“氢能源”“无人机”“工业互联网”等集于一身。“这已经是一家‘高科技创投公司’了吧。”一位投资者感慨,“它投资的科技公司,都是业内顶尖的。”

3月27日晚,东方精工交出了上一年的成绩单:2023年公司营收约为47.46亿元,同比增加21.91%;净利润约4.33亿元,同比减少3.12%。当日股价收报7.24元/股,总市值88.26亿元。

这个在智能包装设备业从事30年的“老兵”,是如何成为“投资之王”的?而它的经历,或许也能为更多企业在做到本行业龙头之后继续突破新兴领域,提供一些借鉴。

“爆买”出的瓦楞纸箱龙头

东方精工董事长唐灼林相对低调,一直以来都鲜少在公开场合露面,早年经历也不为外界所知。1996年时,他看中了包装中用的瓦楞纸箱生意,于是和人合伙在广东佛山开办了一家纸箱印刷设备厂,从“作坊式”小企业起步,花了15年时间,一路把它带上了资本市场。


▲(东方精工董事长唐灼林)

在消费品和工业领域中,包装货物的瓦楞纸箱都必不可少。在国内,尤其是在在线购物和电商快递崛起后,这块市场也相应扩大。在2003年时,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最大瓦楞纸箱生产国;2014年时国内的瓦楞纸箱产量达到了3807.15万吨。但与此同时,据中国包装联合会数据,直至2020年时,国内的前十大瓦楞纸箱企业合计市场份额仍低于10%,美国前五大瓦楞纸箱企业占到了国内市场份额超过70%,国内瓦楞纸箱生产还高度分散。

这也为唐灼林的制造生意做大提供了市场空间。与一般的作坊式厂家不同,唐灼林创业后,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技术研发上,一路摸索着,做出了整条瓦楞纸箱印刷包装的生产线,逐渐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2010年,唐灼林将公司更名为东方精工,并在2011年带领它成功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这一年,东方精工的年营收额为3.61亿元,归母净利润0.76亿元。

但上市之后,东方精工因为主营业务单一,受到下游瓦楞纸行业的增长限制,营收增速也出现下滑。到了2013年,公司营收只有3.65亿元,净利润则下降到0.56亿元。公司市值,也在20亿-40亿元之间起起落落。

但公司的战略转折点也在这一年来临。想要奋起的东方精工,发起了一起跨国并购,唐灼林也胃口颇大,第一次出手,指向的目标就是位于其上游生产线的意大利Fosber集团。一时之间,行业哗然。毕竟,创建于1978年的Fosber集团虽然已届“中年”,但在全球瓦楞纸板生产线领域中仍排名第二,当年的销售额为10亿元,是东方精工3亿元销售额的3倍还多。

这是一次“蛇吞象”的收购。但若能顺利将Fosber集团收入囊中,就意味着东方精工迈出了业务向全产业链延伸,以及国际化拓展的道路。唐灼林在后来也说过,在瓦楞纸箱包装设备行业里,要再出现一个国际化的企业,从整个市场来看,它一定会在亚洲,再细化一些,那就是在中国市场出现。“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去做呢?”

那段时间,Fosber也正一边愁于创新活力不足,一边面临另一家国际企业BHS的追赶,急于开拓亚洲市场,于是和东方精工一拍即合。东方精工前后花了超过7300万欧元,将Fosber收为旗下全资子公司。

拿下“全球第二”,也奠定了东方精工在瓦楞纸箱产业的龙头地位。东方精工不仅实现了产业链的拓展,还打开了欧美市场。东方精工还在Fosber技术的基础上,成立了Fosber亚洲,为中国市场和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区域市场提供服务。

Fosber集团也不负期望,顺利融合入东方精工的体系,并保持了行业地位,持续在收入上为公司作出贡献。2023年上半年,Fosber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12亿元,净利润约1.15亿元。

尝到甜头的东方精工,也在那之后开启了全球范围内的“爆买”模式,先后收购了意大利EDF、西班牙Tiruna、BPAgnati和万德数科等公司,将瓦楞纸生产的整个链条进行了完善补足,成为行业内产业布局最为全面的公司之一。

在完备产业链的同时,东方精工也进行了智能化和数字化升级,可以为下游纸箱厂提供“一站式”智能自动化产品,包括智能化生产、仓储、物流等,把智能制造定为了公司战略方向;并成立了子公司东方合智,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对外提供整体服务解决方案。

显然,东方精工并不满足于低端的产业制造业务,唐灼林还在思考如何向制造领域其他赛道延伸。2015年,东方精工收购了百胜动力。这家公司主营业务是舷外机产品,主要用于水上公务作业、军事作业、休闲活动等领域。从2019年到2023年上半年,百胜动力营收从3亿元上涨到4.14亿元;净利润从3588万元增长到5116万元。

收购百胜动力后,东方精工的自我介绍也变成了“致力于数字化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的高科技上市企业。公司的主营业务在“智能包装设备”之外,也因此增加了“高端核心零部件”业务板块。

但是,在二级市场上,东方精工此前却并未获得投资者们额外的“青睐”。瓦楞纸箱行业的市场利润增速近年来在逐渐放缓,市场对它的认知也长期局限在“传统制造”领域。在去年8月时,东方精工的动态市盈率还只有12倍。资本市场似乎并没有打开对它的想象力。

已经抢占了核心业务智能制造“高地”后的东方精工,下一个发力点在哪里?公司从过往的资本运作经验中也得到了启发:通过产业投资来进行市值管理,同时这也能更大地扩展公司的业务布局。

一般手握闲钱的上市公司,热衷投入“副业”的并不少。但它们的投资水平参差不齐,看走眼、投资亏损的情况屡见不鲜。东方精工和它的掌门人唐灼林,却在“买买买”中,一步步磨炼出了投资眼光。

48亿收购普莱德,东方精工也“失手”

东方精工在市场上引起投资者的广泛注意,并和当时的热门概念挂钩的起始点,是在2016年它以47.5亿元,跨界收购了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莱德”)100%股权。


当时正值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普莱德这个名字很多新能源车主都有所耳闻:这家2010年成立的公司,背后汇聚了福田汽车、宁德时代等大股东,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PACK)企业中,市占率稳居前五。

2015年,普莱德的营收为11.14亿元,净利润1.01亿元,总资产在2016年前10个月达到近39亿元;而东方精工在2015年的营收为12.95亿元,但净利润只有8432万元,总资产25亿元。

经过一年的市场调研后,唐灼林认为,收购普莱德不但能让东方精工快速切入动力电池系统业务,同时还能强化公司在“高端核心零部件”上的布局。东方精工大胆出手,再次上演了“蛇吞象”操作。

2017年,将普莱德纳入合并报表后,东方精工不温不火的业绩也迅速迎来逆袭——归母净利润从上一年的不到9600万元,直接跨进亿元级,达到了4.90亿元,并由此进入了新能源领域。

事与愿违的是,这起收购两年后便起了风波。收购时,普莱德曾作出了业绩承诺。但在2019年,东方精工在发布年报时明确表示,2018年上市公司净利润亏损38.76亿元,主要原因系子公司普莱德2018年净利润亏损2.19亿元,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计提了约38.48亿元的商誉减值准备。而根据业绩承诺,这一年普莱德本应该完成4.23亿元净利润。


被母公司指出“爆雷”,这一业绩结果遭到了普莱德管理层以及原股东的反对。普莱德干脆召开了一场名为“业绩被亏损,管理怎背锅?”的发布会公开“喊冤”,称公司2018年获得了3.3亿元利润;而东方精工及其年报审计事务所一直单方面推进普莱德2018年度的审计工作,未与管理层进行充分沟通,业绩是“被亏损”了。福田汽车、宁德时代也先后发布公告表示,东方精工披露的数据和普莱德报出的财务报表存在差异,公司对此不认可。两方僵持不下,最后只好将分歧提交到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去仲裁。

卷入了业界几大巨头,这起纷争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但出乎很多人意料,问题很快也得到了解决,东方精工在2019年11月发布公告称,与普莱德5名原股东就业绩补偿达成一揽子解决方案,原股东同意以16.76亿元支付补偿金额,并配合东方精工以15亿元出售普莱德。

这个价格和当初东方精工收购普莱德花费的47亿相比,打了个“三折”。即使加上补偿款,东方精工的这场资本运作,粗略算下来三年也赔了10多亿元。

东方精工黯然退出了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事后看来,它的这次并购,也有自己的不少失误之处。它“跨界”收购了普莱德100%股权,但这和本身的已有业务却没有进行结合。这也就意味着,它当时没有立下一个清晰的战略目标,东方精工当时如此操作,很大程度上或许是为了进行市值管理。在收购后,它也并没有和普莱德形成明确的整合计划,这也为日后双方产生纠纷埋下了隐忧。

在日后的投资中,东方精工显然也吸取了这次的经验教训。

连续踩中“新质生产力”关键词

事实上,在2015年收购百胜动力之前,东方精工就已经开启了通过产业投资,在智能制造领域增强布局之路。后来在CES上大出风头的嘉腾机器人,就是其早期投资的项目。

在工业运输、生产领域中,替代人力的,除了大众所熟知的机械臂外,还有一类智能设备是移动机器人。所谓的AGV,这个名词直译过来是“自动导引运输车”,在国内,它被更直白地叫做“无人搬运车”。它可以在高温、放射性、高污染等场合中工作,进行货物的自动搬运。但和机械臂领域早已有了国际知名的瑞士ABB、德国库卡等“四大家族”不同,移动机器人行业目前还没有处于绝对优势的巨头公司,还存在着极大的竞争和成长空间。

嘉腾机器人是国内这块市场早期的“拓荒者”之一。2005年,它就开始从零起步投入研发移动机器人,推出了完全自主研发的AGV。


▲(第21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工博会)上,嘉腾展示的激光叉车AGV)

在创立初期,由于市场对此缺乏认知,还处于探索阶段,嘉腾机器人也曾坐过几年的“冷板凳”,产品没卖出去几台,反而花光了初始资金。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更多的制造企业开始重视降本需求,同时国内机器人行业得到发展,嘉腾机器人露出头角,逐步开始引入外部投资,首轮就迎来了东方精工的战略投资。

2014年6月,东方精工和嘉腾机器人签订协议,以自有资金4912万元,认购了后者20%的股权。东方精工发布的公告中表示,嘉腾机器人在搬运机器人智能物流领域有多年沉淀,对于公司自动化智能物流系统的建设,以及为客户提供“包装-智能物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大有助力。

当时东方精工正大步迈向智能制造,这也成为它布局智能仓储物流业务中的一环。除了嘉腾机器人外,东方精工还在2015年参股了意大利弗兰度公司40%的股份,后者是一家已有60年历史的自动化仓储物流系统商,在意大利市场排在第三位。

一度经历过为了研发AGV耗到“弹尽粮绝”,对于为何选择东方精工,嘉腾机器人的创始人陈洪波曾说,这是因为它“了解实业,当有情况发生时,大家是共渡难关还是一拍两散,这个很重要”。

在东方精工入股时,嘉腾机器人的总资产为4201万元,上一年的营收为2758万元,净利润仅有343万元。嘉腾机器人承诺,之后的三年内实现净利润不低于6100万元。

这一次,在嘉腾机器人上,东方精工押对了。双方一起迎来了发展的光明时刻。

2016年,嘉腾机器人的“大黄蜂”和“小白豚”两款移动机器人双双荣获德国红点奖,迅速打开了知名度,并获得了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目前,嘉腾机器人已先后推出6代AGV,包括华为、美的、海信、联想等国内企业,以及奔驰、宝马、特斯拉、广汽集团等知名车企,均已经成为嘉腾的客户。有信息显示,截至2021年,嘉腾机器人年营收近3亿元,近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近30%。

华为早已和嘉腾机器人进行了合作。在2023年12月,嘉腾还和华为联合发布了物流机器人通用接口协议——《云端控制平台与自动导引车(AGV)通用接口参考指南》。

通过嘉腾机器人,东方精工一口气搭上了“华为+英伟达”两列快车。今年2月21日盘后,英伟达发布亮眼财报后,A股概念板块沸腾,东方精工也自2月23日起拉开了股价大涨的序幕。

2月28日,东方精工发布股价异动公告,明确澄清,公司与英伟达无直接合作关系,机器人或AI相关技术应用短期内对公司经营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公告中还特别强调,东方精工未将嘉腾机器人纳入合并报表范围,也未实质参与过对嘉腾机器人的经营管理。

但这也并未降低市场对其的期待。毕竟,东方精工参与投资的另外项目,又把它带到了“氢能源”以及“核聚变”等热门概念的市场聚光灯下。

试图通过收购普莱德入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失败后,东方精工仍然没有放弃对新能源的热情。它的投资更为谨慎,但在对前瞻性风口的押注上,依旧眼光独到。

为开拓新领域,东方精工在2020年成立了子公司亿能投资,陆续参与了多家投资型合伙企业,对不少领域的创新项目进行了参股、控股。东方精工的“兴趣点”也越来越广泛,亿能投资的投资方向,覆盖了航空航天、高端制造和大消费等领域。

“外延式发展业务,是公司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在获得投资回报的同时,寻求实现产业协同效应,拓展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在一份2022年的机构调研报告中,东方精工如是表示。

其中提到的公司战略,是在2021年,东方精工提出的“1+N”战略:“1”就是公司的核心主业瓦楞纸包装装备业务,它是公司的基石业务,仍将聚集公司的资源;“N”就是对子公司以及参股公司的孵化和培育。

在2022年,亿能投资通过参与出资有限合伙企业的方式,间接投资了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

中科富海的品牌可能并不为大众熟知,但在氢能领域,它却是业内为数不多的掌握液氢技术的企业,在解决氢液化装备“卡脖子”问题上,也非常重要。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K-2K制冷液化分离装备核心关键技术,可以为航空航天、半导体等战略高技术产业提供支撑。

今年2月底,中科富海完成了C轮引战融资。该笔融资金额达到8亿元,成为今年氢能领域单轮融资中最大的一笔。这也让中科富海正式成为了产业“独角兽”。

除此之外,亿能投资还先后投资了航太科技、腾盾科创、南京前知、轩竹生物等项目。其中的腾盾科创作为无人机设计研发龙头,是国内唯一的民营军用无人机总装厂商;南京前知拥有自主研发的金属3D打印机;轩竹生物是聚焦于肿瘤等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有意思的是,连顺丰旗下的顺丰同城,也是其投资的项目之一。

东方精工直接投资的企业中,航天新力是分外耀眼的一家。作为航天航空、核能核电行业关键新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航天新力承担了大部分核电站核I级机械设备构件的研制和生产任务,深度参与我国核电建设国产化进程。东方精工看中的,自然不仅是它在高端制造产业方面的发展前景,还有涉及到的航天、核能两大热门关键词。

在行业内,航天新力的最近一次出圈,是因为它成功地为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阳”项目筑起了一道“防火墙”。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是全球规模最大国际科研合作项目,由多国共同合作建造可实现大规模聚变反应的实验堆,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问题。由于其原理和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相似,也被称为“人造太阳”。在其中,航天新力承担了ITER的磁体支撑、屏蔽包层等重要设备的制造。

随着新质生产力得到市场的普遍关注,无论是东方精工主业涉及的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还是其参股、并购项目涉及的氢能源、3D打印、无人机、机器人等等,无一不是“新质生产力”中科技创新的主要发力点。

2022年时,东方精工启动分拆子公司百胜动力上市。今年3月,东方精工在互动平台上表示,百胜动力IPO申请已获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审核通过,目前在待提交中国证监会注册的排队阶段。一旦其上市成功,东方精工的资本版图就又大了一圈。

作者 | 杨 洁

编辑 | 孙春芳

运营 | 张大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