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了坟墓一样的班级”, 资深教师的一句话, 撕开应试教育的遮羞布
2024-04-12
更新时间:2024-04-12 16:22:00作者:无忧百科
有人说,我们的教育正在培养一群“优秀的绵羊”:聪明勤奋,却又盲目顺从。他们具备渊博的知识,却只会答题,不会提问,没有任何思辨力可言,离开书本几乎是半个“废人”。
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打开孩子独立思考大门的钥匙,比如何鸡娃更值得深思。
作者:立正妈妈,蓝橡树专栏作者。国家人社部高级儿童情商指导顾问,中国图书馆学会儿童阅读推广人。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当代有个很火的话题:“为什么中国出不了马斯克?”
二十年前,钱学森也曾留下了一个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拷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科技创新人才?”
上个世纪,李约瑟也问过类似的问题: “为什么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和印刷术,工业革命却没有发端于中国?而哥伦布、麦哲伦正是依靠指南针发现了世界,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用造纸术和印刷术传播了欧洲文明!”
从“李约瑟之问”“钱学森之问”再到现在的“马斯克之问”,无一例外,都在逼问着我们——“中国的教育出什么问题了?”
答案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学霸云集却难以出大师,
应试教育的弊端凸显
中国孩子其实智商不差,在国际数学奥数比赛中拿奖拿到手软。
2023年第64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比赛中,中国队连续5年获得团体第一,总分领先第二美国队18分。
1989年迄今,中国队已经取得180枚金牌36枚银牌6枚铜牌,获奖数量傲视群雄。
辉煌的战绩,让国人骄傲,却也让我们困惑。
这么多“称霸”各类奥数比赛的中国孩子,却从未出过一位数学大师。大部分的孩子后来都是泯然于众人,成为一名“高级知识研究人员”。
中国人和犹太人,是公认的世界最聪明的两个民族,智商不相上下。但占世界总人口不到0.25%的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却超过250人,占总获奖人数的五分之一,而中国人获过诺贝尔奖的人数,寥寥无几。
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先生就曾痛心疾首地说:“这些年看到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却显得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我实在心痛。大多数中国人在美国只能做一些技术活。”
为什么中国孩子可以在各类知识竞赛中拔得头筹,却很难在研究领域里有所建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雄曾回答过这个问题:“我们的大师在中小学时就遭到扼杀。”
他表示:“当前中国基础教育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考试,统一标准答案,让孩子们从小就失去想象,失去创新的兴趣。
现在连小学生都厌学严重,一个小孩从小就被考试压倒,丧失了好奇心和想象力,怎么指望他成为创新人才,成为像钱老这样的大师呢?”
应试教育培养出了一批“强调标准答案,追求既定目标”的考试机器,却扼杀了孩子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当孩子只懂做题,不懂提问题,教育之路也就越走越窄。
沉默的中国孩子,
不懂“提问”是何物
昨天在小红书看到一位资深老师的吐槽——我教了坟墓一样的一个班级。
早读静悄悄的,睡倒了一大片,校长来都叫不醒。读书的人也只见嘴唇轻轻开合,听不到声音。 提问的时候静悄悄的,常年只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很多双眼是迷茫无神的。 很多学生坐得很端正,其实已经睡着了。 很多学生常年睡觉,从早到晚,连周六补课都专程跑来睡觉。
无声无息的班级,别说提问了,连说句话的学生都没有,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伊西多·拉比(犹太人)说过,她放学后,妈妈都会问一句:“你今天有没有提出一个好问题?”
同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赫伯特.布郎(犹太人)也说:“我的祖父总是让我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出理由,然后让我自己知道为什么。我的整个童年时代,父母都鼓励我提出疑问,从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于理。我以为,这一点是犹太人的教育比其他人略胜一筹的地方。”
“你怎么问题那么多?”相比中国家长对“为什么”的不耐烦,犹太家庭特别鼓励孩子玩“为什么”的游戏。家长不仅诱导孩子不断提问,还会格外认真地一起寻找答案。
影片中被犹太人领养的亚裔女孩,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学习不应是课业的重压,而应有旺盛的好奇心驱动。”
对此,她的犹太爸爸解释道“提问意味着孩子们对学到的事物进行了思考,事实上学习知识再进行背诵这样的事谁都能做,但是,‘这个会用来干什么’、‘这个会被应用到哪里’、‘这个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个信息会产生怎样的结果’,针对这些的提问也很重要,提问是通向发现的道路,发现转变为创新,创新又带来进步。”
是否鼓励提问,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区别。
相比中国教室里老师注重“传道授业”的“一言堂”,西方的课堂更鼓励“头脑风暴”,在学生们活跃的发问气氛中,老师再进行“解惑”。
他们更重视好的问题,而不是好的答案。因为“脱离了问题,答案是没有意义的。”
教会孩子问“why(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孩子“what(是什么)”更重要。
这也是当代推崇的教育模式,是用包容的心态和发散的思维,去鼓励孩子质疑和思考,培养孩子们的批判精神,激发创新思维。
印度和中国一样,过去20年发展迅猛。但不同于中国人擅长当技术人才,印度更盛产高管。全球500强中,有30%的CEO来自印度。原因在于他们擅长在不规则中发挥管理才能。
一位印度企业家说:“中国人真的很擅长‘完成’事情,不像我们印度人这么能言善辩。印度人从不羞于表达意见,即使这些意见只考虑到了一半,不会等到自己有了非常完美的想法才去做,而是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去完善它。"
印度的学生自带“反骨”,他们不接受正确答案或标准答案。只要发现了不认同的东西,立刻就会在课堂上当面和老师辩论,挑战老师。
印度的课堂里,老师只充当引导者,相反,他们不拘泥于强调标准答案,鼓励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发展个体思考,在讨论中去学习。他们认为“不被挑战的课堂,就不是成功的课堂。教育的目的是把马带到水边,并让他觉得口渴。当一个老师的观点被挑战时,这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印度人有个与众不同的思维Jugaad,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凡事都有替代方案。比如:家里没有花洒,用铁桶戳一些洞,挂在水管上,就变成了花洒。他们相信,所有的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但总有新办法。
虽然常常被诟病“印度式英语”口音浓厚,但并不妨碍“迷之自信”的印度学生,自信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边说边想,边学边做,在行动中不断深入思考,挖掘问题的本质,是印度学生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都强于他国的根本。
但在中国,“有问题的学生”常常被视为“问题学生”。中国课堂上,随意打断老师上课,会被扣上“不遵守纪律”的帽子,问题多多,会被训斥为“挑事找茬”,能言善辩,勇于表达自我,更会被视为“群体刺头”。
所以,遵从权威,埋头苦干,强调记诵并复制已有的知识,已经成为渗透在万千中国孩子根深蒂固的习惯。孩子不仅不敢轻易举手发问,更丧失了思考的动力。
有人说,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是记忆力、执行力超强的追随者,却缺乏能独立思考和主动创新的先行者。
因此,西方国家虽然在国际奥数竞赛中做题比不过中国孩子,但在创新领域,却是一骑红尘领先于我们。
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中,瑞士、瑞典、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常年领跑创新排名榜。瑞士更是稳居榜首,连续13年蝉联第一。
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排名TOP 20
《中国科学报》曾经发文质问:“研究生为何提不出问题?”
其实何止研究生,在我们的课堂上、职场上,最头痛的就是“没人问问题”。时常台上的人对着PPT一通输出,讲完以后满怀期待地询问“大家还有没有问题”,台下鸦雀无声,一片死寂。
“看起来好像都懂了,但最大的问题恰恰是‘没有问题’。”
提不出问题,代表对问题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只是全盘接纳,并无吸收内化出自己的见解。
我们孜孜不倦的鸡娃教育,看似培养出了一堆循规蹈矩,非常能“答题”的乖孩子,却扼杀了思辨的火花,铲除了创新人才生长的土壤。
想要孩子善于发问,
家长先要懂得引导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越多;在学校中表现得越聪明,记忆力就越敏锐。”
可惜担任了斯坦福大学十几年新生教务长的朱莉·海姆斯(Julie Haims)在观察了两万多名新生后,犀利地指出——很多妈妈喜欢在思想上把所有东西都为孩子嚼碎,然后让他们吞下。这种过度帮助,过度保护和过度指导,正在剥夺了孩子建立自我效能的机会。
如何将独立思考、大胆提问、理性判断的能力还给孩子?
那就是抵制直接给出答案,用对话代替回答,用“提问式交流”,启发孩子思考,形成质疑和思辨的习惯。
在《如何培养独立思考的孩子》一书中,分享了批判性思维领域中常用的5个问题,大家可以参考,并在日常交流中用起来:
(1)是事实还是观点?
事实有唯一的判断标准,可确定真假。
但观点却是多元的,答案不一,可以讨论,所以不能以己观点,禁锢他人。
“大年初一是新年”这是事实,“新年就得放鞭炮”这是观点。
学会基于事实信息,再来探讨各种观点,可以让自己站在更客观的角度去看问题。
(2)是真的吗?
面对海量信息,保持质疑精神,学会探究真伪,才能避免盲从。
“草船借箭是真的吗?”大家似乎都没怀疑过。
这个故事确实有历史原型,但主角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三国志 吴主传》真实记载的是“甘宁百骑劫营;孙权草船借箭”。
多问一句“是真的吗?”多一份就事论事的追问,坚持多一分思考,离真理就会更接近。
(3)符合常识和逻辑吗?
疫情期间,网上谣言纷纷,常常一张图片就能在各个群里瞬间传播,引起关注。
例如有人将钟南山院士的采访进行了PS处理,增加了一句“饮用高度酒对抗冠状病毒”,引起许多人对喝酒的追捧。
生活中,类似这样带有噱头的虚假图片最容易传播。当看到纷纷扰扰的各类“小道消息”,多问一句“符合常识和逻辑吗?”,谣言不攻自破。
当孩子形成条件反射的质疑精神,从逻辑上思考信息的合理性,将帮助我们筛选掉90%以上的谣言,也有助于他们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理智看待网络上纷繁的信息。
(4)你的观点是什么?
父母引导孩子时,学会倾听,同等重要。
除了认真倾听孩子的观点,还要学会追问这个观点的依据,鼓励孩子追根溯源。
当我们讨论“打游戏是否会影响学习”时,别着急批判游戏带来的弊端,以“好好学习是孩子的天职”进行道德绑架,说不定孩子是利用游戏释放学业压力,或者通过游戏建立自己的社交圈。
家长尤其要避免先入为主,更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只有你愿意倾听,孩子才愿意表达。
(5)还有其他相反的意见和可能性吗?
当双方意见各异,各执一词时,学会询问对方反对的理由,比抢着输出自己的意见更重要。
例如大学选专业时,越来越多人觉得“AI 时代,文学创作已经毫无出路”,有人却认为“文字可以模仿,情感和创造无法替代”。看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方向也不同。不能因此一杆子打死,非要争出个谁对谁错。
观点从来不存在对错,但有可能偏颇。答案也并不是非黑即白,时常存在多样性。人不可能完整地看到一个世界,接纳自己的狭隘,学会倾听更多的意见,才能带来多面性的理解。
大道化简,还有一句最经典也最有效的提问,就是多问“为什么”。多一句为什么,就多一次思考。在频繁的提问中,以求打开思路,启发表达。
从小在启发式提问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有思考、有讨论、有陈述、有自己的判断,自然慢慢会形成自己的思辨能力。
当提问被允许,孩子也会开始发问。当孩子开始提问,思维就开始朝着广阔的天地发散。
点击卡片,预约精彩直播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