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修改6大配套规则:发行申请不符合交易所定位和产业政策的,可终止审核
2024-04-14
更新时间:2024-04-14 18:23:51作者:无忧百科
车企“大厂”上汽集团,最近的日子可能不太好过了。
4月9日,上汽集团发布2024年3月份产销快报显示,今年前3月哥实现销量83.42万辆,同比下降6.4%。
据悉,这已经不是上汽集团第一次销量下滑了,过去几年其销量一直都不是太好,而之所以会销量下滑,跟低迷的合资业务有着很大关系——曾经扛起销量大旗的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以及上汽通用五菱的“三驾马车”,近几年销量都在下滑。
除了合资业务之外,另一边上汽集团的新能源转型同样陷入了困境之中,两大主力新能源品牌非凡和智己,一个因为“碰瓷小米”被卷入了舆论的漩涡,另一个在早前更是被传将再次成为荣威的子品牌,不再继续独立运行了。
很显然,上汽集团正遭遇着合资业务低迷以及新能源转型不力的双重夹击。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大背景下,过惯了依靠合资业务生活的上汽集团,还有机会扭转局面吗?
合资业务“躺不平”
3月31日,上汽集团披露了2023年的财务报告。
根据财报显示,2023年上汽集团实现营收7447亿,同比增长0.09%;实现净利润141.1亿,同比下滑12.48%。
这样的财报,显然说不上有多优秀——毕竟比亚迪、长安、吉利等车企的业绩在2023年都是“双增”。而且拉长周期来看,在过去5年里,上汽集团有4年都出现了净利润下滑的情况,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是2022年,直接跌了34.3%。
为什么上汽集团的业绩会持续下滑?
据悉,这其实和合资业务有很大的关系。从整体看,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以及上汽通用五菱2023年总营收占到上汽集团整车收入的71.55%,合资业务仍是上汽集团最为重要的业务;但在利润上,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以及上汽通用五菱2023年总净利润为66.06亿元人民币,和去年同期157.68亿元利润相比下降58.11%。
当下,无论是上汽大众、上汽通用还是上汽通用五菱,形势都不是太乐观。例如中流砥柱上汽大众,在2023年的销量为121.5万辆,同比下滑了8.1%,要知道这已经上汽集团三家合资车企中销量下滑最小的一家了。不过,从利润数据来看,上汽大众今年的净利润较去年下降64.12%,很显然,为了保住销量,上汽大众在利润上作出了不小的让步。
再看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两家合资车企2023年分别实现销量为100.1万辆和140.31万辆,同比分别下滑了14.45%和12.31%,可见销量数据也不乐观。从利润数据来看,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在2023年分别实现净利润为31.32亿和25.43亿,同比下滑了54.42%和36.28%,虽然利润下滑的程度没有上汽大众那么严重,但情况同样也不太乐观。
伴随着销量的不断走低,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以及上汽通用五菱的产能也出现了过剩的情况。根据财报显示,2023年上汽大众的产能利用率下降至58%,投产两年的上汽大众MEB工厂仅为44%;而汽通用产能利用率由62%降至53%,上汽通用五菱的产能利用率则由90%降至80%——销量下滑犹如被推倒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逐渐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新能源转型困局
除了合资业务低迷之外,上汽集团在新能源转型上同样面临着不小的困难。
实际上,上汽集团很早就开始尝试新能源转型,并且一开始走的就是微型车和中高端纯电车两条路线。
在微型车方面,2017年上汽通用五菱推出的宝骏E100在柳州上市,2020年横扫电动车市场的宏光mini系列上市,凭借着超低的售价,销量上一度碾压着特斯拉和比亚迪的众多车型;而在中高端纯电车方面,上汽荣威最早推出纯电车型,2020年和2021年上汽集团分别设立了非凡和智己两个独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开始大举挺进新能源汽车市场。
刚开始时,上汽集团的两条路线走得都还不错,尤其是宏光mini系列,但随着竞争加剧,这两条路线开始受阻。
先看微型车方面,宏光MINIEV的销量已经从单月最高5万辆下滑至2023年连续数月不足2万辆,而根据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今年1月宏光MINIEV的零售销量仅为15520辆;再看中高端纯电车方面,非凡和智己两个品牌虽然已经不在公众号披露销量数据了,但从消息来看,年前非凡汽车传出了大幅裁员的消息,智己则是卷入了舆论的漩涡之中,情况都不太好。
从目前来看,上汽集团在新能源转型上已经出现了“全面溃败”的态势。抛开价格低廉的宏光MINIEV不讲,目前非凡和智己两个品牌已经出现了价格崩盘的情况——刚开始,非凡主打20-30万这一价格区间,智己则主打3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但如今伴随着智己的连续降价,其售价已经进入到非凡汽车的售价区间,两个兄弟品牌为了抢市场不得不互相竞争”。
其实,上汽集团在新能源转型上付出得并不少。根据财报显示,2021-2023年上汽集团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96.68亿、180.31亿和183.65亿,即便是向来以研发著称的比亚迪,2021-2023年的的研发费用分别为79.91亿、186.54亿和395.75亿,从平均值来看,上汽集团和比亚迪在研发投入上相差并不远,但可惜的是,上汽集团在新能源的布局上并没有做好长远的规划。
当下,上汽集团面临着合资业务低迷以及新能源转型不力的双重夹击,无论是哪一块业务都不好处理。诚然,上汽集团仍有雄厚的资本可以支撑,但是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留给上汽集团突围的时间,显然也不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