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拿地之后,城投咋样了

更新时间:2023-09-25 08:24:44作者:无忧百科

疯狂拿地之后,城投咋样了

过去两年,各地城投成了拿地主力,在可见的未来也似乎会成为商品房的供应主力,但业内多方对城投企业的地产开发能力始终存疑。

业务类型多样、非专业开发出身的那些城投公司,无论是在管理逻辑上,还是经营逻辑上,都与房地产企业有着巨大的差异,很有可能会为开发工作带来不少问题。可以想见大量的土地开发任务,对他们来说将会是巨大的挑战。


管理逻辑差异

房企重效率,城投重强管控

城投干地产,与房企最大的区别体现在管理上。许多地方城投虽然存续已久,但仍然保留着机关式的管理风格。

这种与市场化企业完全不同的管理逻辑,使得许多城投公司在目标管理、风险管理、流程建设与人才任用等多个方面,都与市场水平有不少差距。

一、城投经营目标模糊,管理颗粒度不足

目标管理这件事在房企的运营体系中,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完成公司年度经营指标,是公司每个细分组织的最高目标。

为了让集团上下紧盯经营指标行动,工作目标必须做到分层级、分区域、分专业地来进行精细化拆分管理,这在任何一家房企都是常识与基本管理动作。

但在城投公司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与多数房企出身于专业地产开发不同,早期的城投主要承担的是融资平台功能,许多项目建设及运营的任务,也是后期逐渐由地方政府委派的。

而且这些项目多以公共项目为主,包括基建、棚改、市政、水务等等领域,城投手中的资产类型也是五花八门。但总体而言,经营性业务很少。

这就导致城投公司长期在管理思维上,缺少以经营效益为导向的、严密的目标管理意识。

尤其是当下越来越多城投面临市场化转型挑战,与政府背书逐渐分离之后,很容易出现经营目标模糊的问题。

由此滋生出的任务分解能力不足、团队工作计划性差、业务管理颗粒度不够精细等等管理问题,就十分常见了。

现在许多标杆房企的目标管理颗粒度,已经细化到了以半天为单位实时同步的阶段。但许多城投公司却还在以月甚至以季度为单位,来制定工作计划、分派任务,管理上还处于相对粗放的阶段。

二、城投资产规模巨大,盘清都有难度

对于房企来说,资产就是自己的“家底”。盘清楚手中资产并一一做好经营规划,这是最基本的事。因为房地产企业是以经营效益与利润为导向的,手中的资产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为经营目标服务。

一旦在房企中发现资产的盘活处置不及时,导致资产经营价值贬损的情况,那都是比较严重的失职,少不了要面对公司的问责。

但对于城投来说,做好资产管理与经营规划是有不小难度的。

因为许多城投公司手中的资产,不仅规模巨大,且涉及诸多不同的业态、不同的权属,要做好通盘管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繁琐的工作。其中有些资产可能还涉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光是想将过往情况梳理清楚都有困难。

因此,这些规模庞大的存量资产得不到合理的运营,甚至是长期闲置,资产价值被冰冻得不到释放。

前阵子,国资委曾强调国有企业盘活存量土地资产的重要性,盘活存量必定成为接下来国央企与城投公司的重要任务。这对原本管理较为粗放,对资产状况掌握不足的城投公司来说,将会是巨大的挑战。

三、城投潜在风险正在增加,风控水平仍未跟上

在风控这一块,以往我们下意识都会认为,国央企与城投的风控意识是非常高的。站在国有资产安全、保值的大原则之上,他们在投资上一般比民企更加谨慎,这是事实。

但也并非没有例外,有些地方城投业务发展也相当激进,城区发展潜力与其举债状况不成正比,难免让投资者有所担忧。

而且,投资谨慎并不代表城投的风控机制比民企更先进,事实上正好相反。

作为仍在转型期的城投企业,他们在财务部门独立性、财务信息互通性、财务审计与监管制度建设等方面,做得都还不够完善。财务风控意识、违约管理与规避意识等等,都不如房企到位。

然而,城投在做投资决策时,往往是政策导向的,这就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财务风险。比如近两年来,多地城投和国央企一起跑步进入了招拍挂领域,为拍地市场托底。

本身主业为地产开发的国央企,拥有充分的开发经验与融资渠道,尚且不必太过担心接下来的开发工作。

但正与政府信用剥离、需要独自面对市场化经营挑战的城投,一下子入账了大量土地资产,各方面的风险其实都在不知不觉中积累,包括财务风险、投资风险及未来的市场风险等。

在这种情况下,城投公司的风控水平却仍然普遍跟不上,这就相当于是在业务推进最紧张的时刻,暴露出了最关键的短板,必须加紧弥补,否则后患无穷。

四、城投企业制度不够健全,缺乏业务决策标准

在任何一家正规房企,流程制度的建设都属于基建级别的工作。无论是内部管理还是一线业务管理,都离不开清晰的权责划分,以及经过合理设计的业务流程通路。

为了做好这块基建,房企内部的权责手册、业务执行标准、员工手册等制度性文件简直是多如牛毛。每个员工都必须了然于心,各部门、上下级之间才能有章法地开展工作。

然而许多城投公司内延续至今的机关式管理作风,使得流程制度的建设极度缺失,权责体系也不健全。

比如在事项审批上,完全没有一套一以贯之的评估标准,总是一事一议,全靠领导个人经验去评估。一件事情这次批了,下次可能又不批。

又比如在审批形式上,许多城投至今还在沿用低效的纸质审批流程。事项审批总要员工人力去跑,来来回回耗费大量时间,数字化程度非常低。

五、城投用人体系开放性不足,亟待市场化转型

房企在健全的人才管理与职责管理体系下,每个员工、每个层级都对自己的职责与权力范围理解清晰,一切按照权责来开展工作。而且房企的用人理念是市场化、专业化的,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是共识。

但城投公司多数存在机关式管理弊端,领导重视管控强度,出于风控的考虑,总是事无巨细地过问甚至插手具体业务。这种放权不足的问题,导致城投在业务推进上效率难以提高,而且对市场的变化,也无法迅速作出响应。

另一方面,城投公司在岗位职责划分上,远不如房企精细,专业技术人才的缺口很大,尤其是一些区县级城投。甚至不少地方城投还在大包大揽的“填坑式”用人,编制不足那就一人多岗、机动调岗。

在这种用人背景下,更别谈健全的培训体系、激励考核体系了。这种做法如果只针对行政事务,那还尚可对付。

但城投未来一旦进入到节点密集的土地开发阶段,就要面对大量地产开发领域的专业性问题,不可能再依靠内部调岗、现学现干的办法来顶上。

城投开发重任在前,专业技术岗位与战略管理岗位的人才,必须进行市场化选用才行。


经营逻辑差异

房企追求利润,城投首选保值

除了在管理上的诸多不同以外,在企业经营风格与目标方面,城投与房企之间也存在天然的差异。市场化的企业天然是要追求经营效益的,但城投的经营目标和考量却比这更复杂一些。

市场化的房企尤其是民营企业,对利润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企业就是应该围绕经营效益来展开,没有效益其他的事情统统都谈不上,这是共识。

房企为了实现更高的利润水平,每每会在成本端和销售端下足功夫。

控成本和冲溢价这两件事,几乎是每个开发商在做项目的时候,贯穿始终的最重要的两个议题。为了用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高的溢价,每家房企的成本与营销团队都想尽了办法。

要么严控成本、以价换量,加快周转速度;要么死磕产品品质,在售价上谋求超额回报。

然而城投在经营目标上,未必会把资产增值和经营利润看得最重,对利润的追求没那么偏执。他们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国有资产的安全、保值,并在项目的建设中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而资产增值、利润实现、成本压缩、产品竞争力等等指标,也不是说不重要,但并不是第一位的。

在一些发达城市中,有不少城投与房企合作的案例。他们将核心地段的老旧小区升级改造为长租公寓项目,装修品质上佳、商业配套齐全,改造投入并不算小。

这如果放在房企手里,一定是要以市场化定价出租的,甚至会附加部分溢价。但城投很少采用市场化放租的方式去运营,而是会与当地大型企业直接签整租协议,以低于市场价的水平将公寓出租给企业员工。

这种做法,如果以赚钱为目标来算账,那显然并非最优解。但城投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在许多项目的投资建设上,公益性是难以剥离的特征。

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帮助政府解决民生、市政等方面的问题,其次才是去考虑赚钱。再这样的经营思维下,城投建设的项目通常重视安全、合规与质量,但在品质上只能说尚可,不坏但也说不上特别好。

但随着城投公司的市场化转型阶段逐步深化,这种经营逻辑迟早需要转变。他们将不得不认真考虑项目的成本与效益问题,以及如何以与市场水平接轨的产品打造能力,来提升竞争力的问题。


应对转型挑战、推进项目落地

城投这4个方面迫切需要改革

在前文中,小明对比了城投与房企在管理逻辑与经营逻辑上的各种差异。可以看出,城投跟房企的区别,真的是不小。这也意味着城投的市场化转型任务,难度不亚于基因改造。

而且在频繁拿地、土储与负债都直线飙升的背景之下,城投的市场化转型需求已经十分迫切了。想要加速转型进程,应对未来的开发任务,那么各地城投应该尽快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行动。

一、建立健全的企业制度,以数字化手段提升管理效率

城投转型的最重要基建,是一套健全的市场化企业管理制度,包括目标管理、决策管理、权责体系、用人标准等等一系列的执行规范。

只有理顺了内部权责、打通了业务流程,才有可能更好地承接市场化人才的加入,尽快让项目开发工作走上正轨。

另一方面,城投也应该考虑采用数字化手段,来提升公司的整体管理效率。尤其是在与地产开发业务相关的进度管理、招采管理、资产管理、销售管理等方面,城投的统筹效率亟待提升。

目前资产管理的规范程度在许多城投公司内是严重不足的,只有在数字化手段上发力,提高资产盘点的效率,才能尽快对城投资产作出科学的识别、规划与盘活。

其他的还包括流程管理、风险管理、业务数据整合与分析等等,都是城投需要逐步去弥补的管理短板。

二、优化组织结构与用人体系,引进市场化人才

在具有较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后,组织结构和用人体系的升级优化工作,会更加顺畅。

面对大量的土地开发任务,城投急需开放市场化招聘,组建专业的开发管理团队,或至少在关键管理岗上引进外部人才,来解决疑难问题。在组织结构和权责管理上,城投需要加强放权意识,尽可能在业务条线上实行扁平化管理,以业务为导向将一线决策权进行下放。

只有组织简化了、权力下放了,市场化人才的专业能力才有发挥的空间。让业务团队能够对市场状况迅速作出响应,而不是在机关式管理的请示环节上绕圈,这是市场化转型的必经之路。

另外在人员激励方面,城投的制度一向很缺失。但有了市场化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与市场水平相适配的考核与激励体系,否则职业经理人迟早是留不住的。

城投公司必须加强工作目标与成果的量化管控意识,比以此制定绩效考核与激励的方法。

三、加强风控水平,慎重甄别合作伙伴

城投拿地虽然多,但未必所有土地最终都会由其独立开发。毕竟城投与政府信用逐步剥离后,对独立融资能力的要求高了许多,想将净地开发工作全由自己搞定,这难度和风险都是不小的。

因此,一些并不打算完全做独立开发的城投公司,应该重视两件事情,即有选择性地开放合作,并加强风控水平。

当下尚有许多房企面临经营困境,如果贸然对外开放合作,很容易埋下风险。

比如曾有城投与民企的合作开发项目,开发期间该民企出现了债务违约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开发进度,还给项目的市场口碑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影响。楼盘尚在预售初期,就遭到了客户的恐慌性维权。

因此,城投必须加强自身的风控水平与尽调能力,谨慎甄别合作伙伴。避开具有潜在风险的房企,选择专业、稳健,且在业务能力上与自身具有互补性的房企进行合作。

四、提高产品打造能力,与市场水平对齐

虽然城投手里地是多了,但最尴尬的事莫过于产品打造能力跟不上。过去城投开发项目,大多只要求合理的利润回报,很少会考虑是否要在产品品质上多做些文章,以换取超额回报。

这就导致城投做地产项目,出来的产品概念过时、乏善可陈,与房企的竞品一比高下立见。

城投其实在各地拿了不少核心地段的优质宅地,资源极其宝贵。作为未来商品房市场的供应主力,如果城投没有能力做出匹配土地价值的产品,那就是对土地价值的巨大浪费。

因此,如果想为市场供应更优质的产品,尽到兑现土地价值、改善民生的责任,那城投就必须加强产品打造能力,引进专业化的规划与设计人才,让城投的项目能够跟市场水平充分对齐。

另一方面,如果是与房企的合作开发项目,那么城投还可以充分抓住这个机会,享受技术外溢,向优秀的房企学习产品开发经验与新技术,提高自身开发水平。

结 语

在过去十多年的城市发展进程中,城投一直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承担了诸多重要的职能。与一般开发商相比,置业客群对城投类企业具有天然的信任,认为他们永远是靠谱的。

然而,城投不是没有困境。在土拍市场托底的风险不是没有,市场化转型的任务也相当艰巨,他们与专业化的房企之间,还有许多差距需要弥补。

别看天量土储让许多房企羡慕,但其实这些土储对城投自身来说,却是正在到来的一场重大考验。未来,哪些城投能在自我改革上坚定发力,快速与市场水平对齐,哪些城投就能够继续靠谱下去,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