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薷粥做法
2024-04-10
更新时间:2024-04-10 00:31:52作者:未知
下面让我来给您具体的介绍一下关于椒面粥的知识,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哦。
该粥方适用于呕吐、腹痛、腹泻等疾病的治疗或预防 此方选自《普济方》,本书为明朝初期周王朱橚及教授滕硕、长史刘醇等所编。朱橚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初封吴五,洪武十一年改封周王。朱橚好学能文,留心民事,尝作救荒本草。他博引历代史家方书。兼收其它传记杂说以及道藏佛收等有关数据,主编了《普济方》,故本书拥有初以前广大人民的医疗经验。全书共426卷,1960论、2175类、778法、61739方。因此,从其内容来说,该书是我国历古以来最大的一部方书。其中第257~259卷,均为食治门,对药粥的搜集极为丰富。全书按疾病分类,共收载药粥180方,对食治的重要意义,颇多论述:安生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身也,不明药者,不足以除病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屙,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他对于应用药粥治病,颇有研究:米虽一物,造粥多般,色味罕见,服之不厌。须记远取净甜之水,细别粟米之精。山药、粟黄、蜀黍、红粳、白糯、白糯、辛仁、葱白、生姜、拌面、菜虀、皆可煮粥。故粟米百种,用一石令色味新,更改换翻腾做粥,温热调停,香异味奇,神清意乐,喜则气缓。治粥为身命之源,饮膳可代药之半。椒面粥即选自《普济方•卷二百五十九•食治门•食治心腹痛》中。
【粥方组成】蜀椒3~5克,白面粉2~3两,生姜三片。
【功效主治】暖胃散寒,温中止痛。适用于脾胃虚寒,心腹冷痛,胃寒呃逆或呕吐,以及遭受寒湿引起的肠鸣腹泻。
【煮制方法】先将蜀椒研为极细粉末。每次取适量同面粉和匀,调入水中煮粥,后中生姜稍煮即可。
【粥义解说】蜀椒,又名花椒、川椒,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皮,其果实名椒目,也供药用,功专利水消肿。
蜀椒味辛性大热,有强烈的温中散寒作用,前人认为:椒,纯阳之物,善散阴寒,能温中而止痛,暖脾而止泻。对于胃寒引起的胃痛、呕吐、呃逆、食欲不振、肠鸣、腹泻等,均有很好的效果。蜀椒同面粉煮粥,可增强补中暖胃的作用。据《普济方•卷二百五十八•食治门》载:椒面粥方,治久患冷气,心腹结痛,呕吐不能下食。蜀椒去目及闭口者一分,炒出汗,浸一宿,焙干末之,白面三两,上将椒末于面内拦匀,于豉汁中煮令熟,空腹食之。在原方中加生姜一味,可以加强温中的力量,提高止呕的疗效。
蜀椒为大热之品,并有强烈的辛辣气味,煮粥时用量不宜过大,且病愈即止,对一切热性病患者均不可选食。
《寿亲养老新书•卷一•食治老人诸疾方第十四》:食治老人脾胃虚弱,冷痛,泄痢无常,不下食,椒面粥方。蜀椒一两,熬捣为末,白面四两。上和椒拌之令匀即煮,空心信食之,日一服,尤佳。
《饮食辩录•卷二》:花椒粥:川产最妙,随处圭土产者亦可用,但宜陈耳,研末纤少入粥,主胸腹胀痛,冷痢刺痛,又主蛔虫上膈,烦躁吐涎。
《本草纲目•第二十五卷》:花椒粥辟瘴御寒。
《老老恒言•卷五》:花椒粥,加炒面煮粥。温中暖肾,除湿,止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