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欠钱不还起诉要钱吗?(借钱不还,有欠条可以起诉吗)

更新时间:2024-03-18 23:15:06作者:未知

借条欠钱不还起诉要钱吗?(借钱不还,有欠条可以起诉吗)

一、借条欠钱不还起诉要钱吗?

民事案件分为财产案件和非财产案件,财产案件是按诉讼请求的金额或价额按比例收取诉讼费的。而借钱不还的案件属于财产类案件。

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缴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二、欠钱不还打官司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1、收集证据

对于欠钱不还的人,前期要收集好相关的证据材料,在法治社会里,不会相信你的口头表达,相信证据。对于借钱纠纷案件,证据材料包含被告信息、借钱时写的借条、转账记录。

2、整理材料

对于借钱不还,不是简单地把证据材料提交上去就可以了,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证据材料整理下,把原件材料复印一份,然后列举材料清单,列出材料的目的,比如借条有什么作用,借条的作用就是证明借贷关系。

3、写起诉状

写起诉状在以往的文章已经做好分享了,在此不再重复分享,起诉状的目的就是把你的情况表达出来,让法院指导,主要的作用是你要告谁、你的诉讼请求是什么,起诉对方的目的是什么,然后你起诉他人的事实和理由是什么,简单理解就是你为什么要起诉对方,是否有证据材料。

4、法院立案

材料整理完毕了、证据材料也收集起来了,起诉状也写好了,接下来就是准备好相关的材料去法院进行立案。法院立案后,会有一个受理通知书,受理好就缴纳诉讼费,诉讼费依据金额进行缴纳,具体需要计算得出,举个例子小李欠老王2万元,诉讼费就是300元。

5、开庭以及执行

法院受理后,紧接着就是法院排期,看具体是什么时候开庭,开庭时间确定了,就准时去开庭就可以了,开庭结束就是等着法院的判决书,判决书下来了,如果对方还是不还钱就申请强制执行冻结他的银行卡、支付宝、微信、拉入黑名单、这样他的征信就会受到影响,自己不能买房,乘坐高铁都会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按照法律规定,符合法定要求的民间欠款应当按照承诺约定如期偿还,如果到期拒不归还的构成违约,另一方可以通过向法院诉讼的形式申请追讨欠款,人民法院在处理民事财产纠纷诉讼案件的时候,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诉讼费用,具体金额标准以纠纷财产金额比例相关,胜诉后可以要求由被诉方承担。

为您推荐

借条欠钱不还起诉要钱吗?(借钱不还,有欠条可以起诉吗)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和要求,有借条但是借款人到期后欠钱不还,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的形式解决处理,债务纠纷属于民事诉讼财产案件,需要支付一定的诉讼费用,但是如果胜诉的话可以由欠钱方承担,此外如果欠钱方有钱故

2024-03-18 23:15

婚前财产离婚后可以析产吗(婚前房产离婚能析产给女方吗)

婚前财产离婚以后当然不可以遗产,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如果双方对婚前财产没有什么特别的约定,婚前财产并不会因为结婚自动变成共同财产,夫妻双方离婚时,只能依法分割夫

2024-03-18 23:14

离婚时隐瞒财产还可以分割财产吗?

离婚时隐瞒财产可能还可以分割财产,也有可能会丧失财产的分割权。若是男女双方已经离婚,那么不管是协商离婚、还是起诉方式结束的婚姻关系,一方在确定另一方在婚姻关系期间就实施了隐藏共同财产行为的,可以再次提

2024-03-18 23:14

刚结婚想离婚财产怎么分配?(刚结婚想离婚财产怎么分配好)

刚结婚想离婚财产的分配是可以选择协商分割或者是诉讼分割的方式来分割的。在我国的离婚财产案件的分割中对当事人确属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2024-03-18 23:14

亲生母亲卖了孩子怎么判? 亲生父母把孩子卖了,买方什么罪

亲生母亲卖了孩子一般是按照具体的情节确定的。出卖亲生子女的,由公安机关依法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以营利为目的的,出卖不满十四周岁子女,情节恶劣的,借收养名义拐卖儿童的,以及出卖拾捡儿童的,均应以拐

2024-03-18 23:14

父母房子过户一半给子女可以吗?

父母房子过户一半给子女是可以的。房产赠与,是指一方当事人自愿将自己的私有房产无偿给予另一方所拥有,对方当事人也愿意接受的行为。这种行为一般发生在亲属或朋友之间。除了配偶、子女之外的其他亲人,都不能采用

2024-03-18 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