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新能源车充电补贴问答汇总(最新)
2024-01-01
更新时间:2024-01-01 20:31:20作者:无忧百科
知乎上有个提问:有哪段经历改变了你的命运?
有个高赞回答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三战考研,崩溃大哭过,绝望无助过,自我怀疑过,但咬牙撑了下来,如今回头看,正是那段经历成就了现在的我.....”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也正在坚定的走着考研这条路。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高达438万,虽然相比去年人数暴跌了36万,却依然有数百万年轻人在不分日夜的努力,只为让人生多一条可选择的路。
而从2023年研究生录取结果中可以得知:最终录取人数只有124.2万人,有300多万人落榜。
为什么考研如此艰难,还有这么多人愿意拼命一战、二战,甚至是三战?
或许就像一位网友说的那样:曾经不愿意吃读书的苦,学历上和旁人差了一截,后来才知道,原来人生早已拉开了一大段距离。
年少时不把学历当回事,长大后机遇或许就不会把你当回事。
人生最残忍的莫过于:遭遇了生活的毒打之后,才发现“学历无用”,都是骗人的。
近几日,董宇辉在直播时讲到的一句话在全网刷屏了。
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常常听到有人抱怨“读书没有用”,读那么多书没意义。
对此董宇辉谈到了自己的看法:读书这件事,对于镜头前的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是非常有用的。
回忆起成长经历,他感慨道:自己出身农村,家境并不富裕,是从一个极具挑战的环境中走出来的。
他清楚地知道,考试是相对公平的,所以就竭尽全力的参加每一场考试,让自己一次次脱颖而出,最后如愿上了理想的大学,才因此拥有了好的职场竞争机会。
董宇辉在上小学时,因为条件比较差,没有学过英语,直到上初中时,才第一次接触英语。
初一那年,由于欠缺的基础,他考了全班倒数第一的英语成绩。
可他不想就此“认命”,从那时起,便每天反复阅读背诵课本和试卷上的内容,将仅有的学习资源用到了极致。
一年后,他的成绩就突飞猛进,一路猛升到了年级第二。
他始终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于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更加用功刻苦的读书,积累知识,为人生积攒资本。
后来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如今从容地站在直播间里,金句频出,深受认可,展现了“文化的力量”。
有位网友评价地很对:
董宇辉的经历完全可以打脸那些将‘读书无用论’挂在嘴边的人。不是读书没用,是你没好好读书,所以才觉得没用。
的确如此。
年轻时总以为学历是张废纸,好好读书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在学校混日子。
走向社会就会发现,曾经混过的日子,最终都会为你积攒下一道又一道难以迈过去的坎儿。
就像高考时任性在考卷上写下不满的蒋多多,写的一篇短篇小说被报社刊登后,便再无心学习,一心只想走捷径。
别人在用功读书时,她只沉迷创作,认为凭借天赋便可一路走向高处。
老师看到她成绩下滑严重,想好心提醒:
“写作也要有生活阅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你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等考上好大学的文学系,接受专业的培养,才能在文学道路上越走越远。”
可她却全然不顾旁人的劝解,已经做着当作家的梦,随后就在高考时随心所欲地作答,得到了文综0分的结果。
那时的她还天真的以为,将来就可以过好日子了,可一切变化都在意料之中。
由于学历太低,找工作时她一直被拒之门外,最后也只能找到服务员或流水线的工作,填饱肚子都难。
后来寄出去的稿子也无人问津,她只好再次回到老家,结婚生子,靠辛苦的劳作维持生计。
有句老话说得好:年少多轻狂,容易栽跟头。
如果在该读书的年纪,浪费光阴,白白消磨自己的青春时光,最终不仅要栽一个又一个的跟头,还会吃一个接一个的苦头。
世间大多事,皆是如此。
无知的代价太大,若在学生时代只想享受安逸,终有一天,会掉进自己亲手埋下的深坑。
《杀鹌鹑的少女》中有段很经典的哲理: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现: 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对象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 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细想来,很多人人生轨迹的改变,往往就在刹那之间。
方向选对,一路朝着自己制定好的目标努力,终有一天会得到后半生的平步青云。
一步踏错,在自以为舒适的环境下停留太久,迟早会感受到生活回馈的刺骨之痛。
2007年高考时,一位考生为了表达不满,故意在考卷上写了名字和学号,然后交了白卷,得意的走出了考场。
他就是数学天才吉剑。
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众人眼中的数学学霸,在数学上有极高的天赋,但是由于英语成绩太差,总成绩一直很难提升上去。
他不愿再在英语上浪费时间,于是决定在考试时挑战教育制度,故意考0分。
成绩出来后,父母得知了他的所作所为,愤怒不已:“这是高考啊,你怎么能这么任性?以后要怎么生存。”
可吉剑却不以为然:自己有手有脚,生活能有多难?没过多久,他就被现实狠狠打了一巴掌,没有学历连面试第一关都过不了,去干体力活还被工人们嘲笑身体太弱。
那几个月,为了生存,他捡过垃圾、卖过瓶子,烈日下发过传单、扛过沙袋,还干过一天十几小时的洗碗工,只为不饿肚子。
那两年里,他吃尽了生活的苦,感受遍了人生的至暗时刻,无时无刻不活在悔恨之中。
被阴霾笼罩下,他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改变自己,从头做起,刻苦努力。
打工之余,他就在闲暇时间读书,通过书本里的知识,接触到不同领域,学习新的技能,一步步扭转了局面。
如今的他,终于过上了好日子,提起当年的任性,他表示:“我的行为就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我这么多年所吃的苦,都是在填这个坑。”
而他能有今天的改变,人生能得到转折,全靠后来及时醒悟,不断读书、学习、提升。
凡事皆有因果,你偷过的懒,将来都得慢慢还;你欠下的努力,未来都得付出多倍的辛苦。
然而皆大欢喜的结果,离不开撞了南墙之后的及时止损,掉转方向,做出正确的决定。
但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孩子,年少时贪图享乐,数十年后才会发现,自己早已没有回头路可走。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有优秀的人背后,都付出了旁人看不到的日夜努力。
就像网上流传的那两张学霸的作息时间表,让不少人感慨人和人之间,真的有差距。
浙大学霸胡一捷,每天的日程中排满了学习计划,从早到晚,过得十分充实。
清华学霸马冬晗,从上课到自习,以及社会工作的完成,都有明确且合理的安排。
每晚入睡前,她还是给自己当天的状态打分,做好复盘,写出总结。
事实一次又一次在证明:世上没有那么多奇迹和天才,追根溯源都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学习的过程,正如一位博主曾总结的那样:
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你不知道洗干净没有,只能一遍一遍去洗。等到上了考场的那一刻,灯光亮了。 你发现只要你认真洗过,那件衣服光亮如新。
你用心做过的题,熬过的黑夜,一笔一划写下的字,就是将来人生的答案。
成长的道路上,不确定之事太多,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对当下全力以赴,珍惜读书的机会,珍惜学习的时间。
始终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人民日报曾在文章《沉睡中的大学生》中揭露了一个真实现象:
上课时,不是发呆就是睡觉,不是睡觉就是玩手机; 下课后,不是吃零食就是追剧,不是追剧就是打游戏; 考试时,不给范围就不会考,给了范围也只会背答案; 上学前,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毕业时,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毁掉一个孩子,就让他沿着这样向下坠落的轨迹一路行走,直到彻底坠入深渊。
细想来,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残忍,其实正是在学习上放任不管,静待花开。
可是一株植物没有充足的水分浇灌,缺少了营养成分,距离干枯的那天,也就不远了。
真正的负责,是父母做好孩子人生路上的明灯,起到引导的作用,带领孩子走向光明的未来。
家庭教育中,有远见的父母,都会管好这3件事:
(1)管好习惯,教会孩子自律: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早睡早起,让孩子每天保持活力满满,用更加充沛的精力应对学业和生活。
坚持阅读,在读书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认知,开阔自己的眼界,遇见更好的自己。
经常运动,拥有健康的体能,成长路上少些阻碍,才能越跑越快。
(2)管好手机,防止孩子沉迷:
卢梭说:“你知道什么办法可以让你的孩子痛苦吗?那就是让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父母应该合理规定孩子玩手机的时间,比如学习期间,远离手机;放假期间,可以偶尔玩一段时间的手机。
集中注意力,不沉迷游戏,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一大法宝。
(3)管好拖延,提升学习能力:
在完成作业或者学习的过程中,父母要尽量起到督促的作用,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戒掉磨蹭。
陪伴孩子一起制定学习目标,比如弥补自己的短板,如何一步步达成目标等。
业精于勤,荒于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趁还来得及纠正,趁还有机会回头,父母尽到应尽的责任,教育路上才能少些遗憾。
热播剧《人世间》里,有一段故事触动人心。
赶超一生历经无数坎坷,摸爬滚打半辈子,生命的最后,他语重心长的叮嘱儿子:“文化水平很重要,你们这代人那就更重要了。要是没文化,早晚要被社会淘汰。”
这是一位父亲在饱尝生活的酸甜苦辣后,得出的最扎心、也是最真实的结论。
而这也是为人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该给孩子上的第一堂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
请告诉孩子,你在年少时读过的书,就是为你铺好的通往未来的路。
你在上学时吃过的苦,终将为你搭好走向梦想的桥梁。
你成长过程中走的每一步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你的生活走向。
但有一天回头看,那些正确的道路,早已成为了你的人生筹码。
正如董宇辉曾说过的那样:
当你背单词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当你算数学时,南太平洋的海鸥正掠过海岸;当你晚自习时,地球的极圈正五彩斑斓。 但少年,梦要你亲自实现,世界要你亲自去看。当你为未来付出踏踏实实努力的时候,那些你觉得看不到的人和遇不到的风景,都终将在你生命里出现!
点亮【在看】,永远别忘了:
我们无法改变出身,但可以通过学历这把钥匙,打开向往的大门;
通过读书这个筹码,把人生的主动权,紧紧握在自己手中。
作者 | 枳为橙,来源: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
主播 | 一凡,电台主持人。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