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不到拉倒”!演唱会门票总秒没,为何“票务”总有大把还加价好几倍?
2024-02-26
更新时间:2024-02-26 22:47:25作者:无忧百科
全文共1492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票务”:我们拿票也是需要钱的,按照市场情况来,热门演出肯定要比原价高不少。只要你出得起钱,我们还能带你进演唱会后台跟明星接触。
“原价480元的票,在那些自称非黄牛的票务手上已经炒到了2200元。”2月26日,“演唱会门票秒没票务那儿大把”“演唱会70%的票卖给了票务公司”话题冲上热搜。
据央视网,近日,多位大牌歌手演唱会门票开售,基本都是“秒没”。
广东湛江的陈女士为了看一场演唱会,提前录入个人身份信息,时间刚到立刻拼命点击抢票键,但页面却总是弹出“信息有误”,反复点进又弹出几秒后,页面显示门票“已售罄”。
陈女士提前联系好的多名帮抢票的亲友也遭遇了同样情况:要么显示“信息有误”,要么点选座位毫无反应。总之,数十人抢一张票,竟无一成功。
不少网友附和称“准点抢的,进去秒没。”在一众网友犯难的同时,一批自称“票务”的账号在网络上涌现,宣称自己“手中有票,能接受价格的来”。
这些所谓“票务”都并非官方售票平台,他们宣称自己绝非“黄牛”,货源来自官方,价位则是行业内的统一定价。
不少“票务”在放票前就已经对外销售该场演唱会门票,甚至放话“到时候买不到就不是这个价了”。
还有一些“票务”在门票已售罄后仍称自己手中“各个价位的票都有,好位置”。而官方售票平台上限购一张的限制,在“票务”那里完全没有。
“原价480元的票,在那些‘票务’手上已经炒到了2200元。甚至能买到第一排的座位,原价1080元的票卖5300元。”陈女士说,她一搜演唱会信息,基本全是“票务”在宣传,价格都大同小异,甚至有“票务”直言“同行都是这个价,价格比我们低不少的都是骗子”。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所谓“票务”都并非演唱会官方指定的销售平台。
据法制日报,有“票务”账号发文称:“票务并不是黄牛,我们的票都是主办方提供的,按照市场定价,虽然不是官方售票,但是手上有的票都是主办方赞助出来或者买过来的。至于为什么你抢不到票,而票务却有那么多票?因为官网上只会开放30%左右的票,另外70%的票大多都卖给了票务公司。”
比对了一些“秒没”的演唱会门票售价情况,法制日报记者发现“票务”手中都有大量余票,且票价要高出原价数倍。
例如,周杰伦杭州演唱会,官方售价2000元的内场票,一名为“凰乐文化票务”卖6599元,如果想要指定位置到内场中间前10排,价格则为1万元以上,最贵的内场中间第一排20座内,售价2万余元。在官方售票平台上,该场次演唱会每人限购两张,但在“票务”那里,不仅没有限购要求,而且“保证连座”。
“我们拿票也是需要钱的,按照市场情况来,热门演出肯定要比原价高不少。只要你出得起钱,我们还能带你进演唱会后台跟明星接触。”一名“票务”这样告诉记者。
对此,有网友呼吁“严厉打击所谓的票务,”有人表示“放票平台就是最大的黄牛”“之前溢价100都不能接受,现在仿佛溢价500是正常现象了。”还有网友认为“抢不到就拉倒,不能惯着黄牛。”
网友们最关注的问题,这些自称不是“黄牛”是“票务”的人高价卖票、扰乱市场的行为合法吗?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丽表示,法律上判断一个行为合法与否,主要看其实质法律行为,而非名义法律行为。所谓“票务”如果没有合法的营业资质以及销售演出票的合同依据,只是通过非正规手段赚取票款差价牟取利益的,与“黄牛”行为并无差别。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第(三)项的规定,倒卖文艺演出票的,应当处以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2023年9月13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
《通知》明确要求:大型演出活动实行实名购票和实名入场制度,每场演出每个身份证件只能购买一张门票,购票人与入场人身份信息保持一致。演出举办单位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对其余15%的门票,应当在演出前24小时进行个人信息绑定,做到“实名绑定、实名入场”。
然而在实践中,是否达到了85%门票数量似乎很难衡量。
“各方要主动而为,多方出击,形成合力。”马丽红说,主办方要完善售票机制,销售行为尽量做到公开透明,按照通知要求实行实名制购票;监管方要做好事前监管防范和事中监督,引导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票;要畅通举报渠道;消费者也应自觉抵制“黄牛票”,主动举报加价行为。
编辑丨杨博 综合北京商 报(记者 金朝力 程靓)、央视 网、法制日报
图片丨视觉中国、壹图网、票务平台截图、微博评论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