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遭疯抢!“没额度了”

更新时间:2024-04-26 08:02:25作者:无忧百科

突遭疯抢!“没额度了”


作 者丨张欣

编 辑丨方海平

银行大额存单没了?这是咋回事?

“大额存单产品没有下架,不过该产品卖得火爆,比如4月初发行的1年期大额存单额度已满。”


近日市场有消息称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也“下架”了长期大额存单,对此,4月25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致电交通银行北京某分支行,一位营业员如此解释。


交通银行App截图

当前银行的息差压力不断加大,存款定期化、长期化趋势依然较为明显,因此银行持续优化负债结构、压降高成本存款,长期大额存单也在压降范围之内。为了缓解负债端压力,多家国有大行高管在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将对中长期存款进行一定管控。

对于近期被热议“消失的长期限”大额存单,网友纷纷评论:


五年期“消失”、有银行大额存单全部售罄!

多家大型银行中长期大额存单难觅!

“现在银行都几乎没有五年以上的大额存单了,根本就买不到。”4月24日,王女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在银行的中长期大额存单难觅,并且其利率相比普通定期存款利率也优势甚微,因此她将投资目光开始从大额存单转向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等保险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登录多家大型银行App及官网,搜索“大额存单”关键词,发现五年以上大额存单已不见踪影,部分银行甚至没有两年以上的大额存单,另有银行大额存单全部售罄。仅有少量“可转让”的大额存单,这些大额存单的利率从1.49%到2.6%不等。

例如,号称“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其App上已经没有3年期、5年期的大额存单产品。目前在售的只有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期和2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从1.65%到2.15%不等。不过,App中的“转让专区”仍可购买大额存单,从转让产品利率看,剩余期限约2年4个月至1年4个月不等、额度20万元大额存单的年化利率为2.20%至2.18%不等,不过没有5年期大额存单转让。


招商银行的理财经理此前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三年期的大额存单早在去年就已停售,银行目前面临超额储蓄和贷款投放难的问题,使得利率下降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招商银行App中大额存单情况)

民生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APP均显示,已无五年期大额存单。目前民生银行只有6个月、1年、2年、3年的大额存单,利率从1.5%到2.6%不等;工商银行仅有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的大额存单,利率从1.5%到2.35%不等;中国银行只有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的大额存单,利率从1.49%到2.35%不等;建设银行仅有1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的大额存单,利率从1.49%到2.35%不等。


北京银行App上的大额存单显示,已无两年以上的大额存单,只有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大额存单,利率从1.8%到2.1%不等;中信银行官网显示,已无五年以上大额存单,目前只有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的大额存单,利率从1.7%到2.6%不等;浦发银行App大额存单则全部售罄,仅有转让中的大额存单,其最新售罄的大额存单产品有3个月、6个月、1年、3年,利率从1.7%到2.6%不等。


浦发银行App大额存单页面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行“不缺钱”收缩大额存单的情况下,部分中小银行虽然靠大额存单来揽储,但已经出现利率“倒挂”情况。例如无锡锡商银行发售1年期、3年期、5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分别为2.2%、3.0%、2.9%。

昔日揽储利器被冷落

被银行视为揽储利器的大额存单,为何被冷落?

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前银行息差压力不断加大,存款定期化、长期化趋势依然较为明显。银行存款规模增幅普遍较大,存款成本率偏高,净息差持续收窄,在此情况下,银行持续优化负债结构、压降高成本存款,长期大额存单也在压降范围之内。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分析师张轶晗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亦表示,目前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发行长期大额存单数量减少,与当前利率走势有关受利率下行的影响,银行不愿意为长期存款支付更高的成本。

点击回顾:

在资金面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下,大额存单利率相对较高,同时考虑到息差收窄的压力,为了优化存款结构并降低负债成本,银行减少了长期大额存单的发行量。

另一方面,近两年居民存款热情较高,银行存款规模增长较快,但贷款投放难度较大,进一步影响了银行吸收长期存款的积极性。

从息差来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10年—2019年十年间银行业净息差下降了0.3个百分点,而2020年—2023年四年间就下降了0.51个百分点,下降幅度是此前10年的1.7倍。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下滑至1.69%,首次跌破1.7%,并且突破了《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中自律机制合意净息差1.8%的临界值。

除了净息差收窄外,居民储蓄意愿持续加强。央行调查统计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城镇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的占比分别为58%、58%、62.2%、61%,高于2020至2022年的均值53%。

当前存款定期化趋势也十分明显。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在2023年业绩会上表示,负债端虽然存款利率下调,目前面临行业性的问题是,存款定期化趋势没有根本性改变。所以存款结构变化使得各类存款新发生定价的下降难以带来整体负债成本的下行。中国银行副行长张毅在业绩发布会上指出,当前存款的定期化、长期化的趋势特征比较明显,长期的定期存款产品占比有所上升,同时市场竞争也加剧了成本下行的动能。

多家国有大行密集表态!

为了缓解负债端压力,多家国有大行高管在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将对中长期存款进行一定管控。

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称,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建设银行通过考核调整、内转价格调整,引导分行吸收更多结算资金,更好地控制三年期以上付息率较高的存款。

“今年我们加大了对一级分行的考核,加强了对三年期以上高息存款和成本相对较高的同业负债的控制,压缩资产端收益相对低的贴现规模。同时,持续打造企业级资金循环,通过数字化、生态化的方式抓取低成本结算资金。”生柳荣说道。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通过强化财富管理、AUM的综合考核让客户留存更多活期存款,设法提高活期存款占比,并对中长期存款进行一定管控。

东方金诚金融业务部分析师张轶晗称,整体来看,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全国性银行,与部分地区的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在大额存单发行方面有所差异,但考虑到银行资金成本下行的整体趋势,预计未来大额存单的发行可能会逐渐放缓。

SFC

本期编辑 江佩佩

21君荐读

本文标签: 贷款  存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