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家庭幸福、父母开明的孩子竟然也抑郁了?看完答案扎心了

更新时间:2024-05-20 20:21:55作者:无忧百科

为什么家庭幸福、父母开明的孩子竟然也抑郁了?看完答案扎心了

作者:主创团·慢热的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抑郁的孩子越来越多。

看到网上有人提问:为什么我的家庭很幸福,但我却抑郁了。

前段时间,看到一位心理咨询师分享:她最近接触的三个家庭,父母教育风格开明,不逼着孩子一定要成绩优异,鼓励孩子全面发展,夫妻关系也良好。

即便如此,他们的孩子竟然“没有预兆”地抑郁了。

不可否认,一个家庭的氛围和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因为青少年的心理疾病不是个体的问题,还是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系统的问题。

我们更需要关注,真的是孩子病了,还是家庭、社会病了……



我们的孩子身处一个比较焦虑的时代

一位朋友曾这样说: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自鸡型”的。

TVB制作的一档真人秀节目《没有起跑线》中,就有这样一个“完美鸡娃”——泰莎。

泰莎读四年级,每年都考年级第一,并且琴棋书画没有不会的。

她的家长劝她放松一点的时候,比操心她学习的时候多多了,但她却不愿放过自己,宁愿去最好的学校做最后一名,也不要去差的学校做第一名,而她,已经在为适应以后的激烈竞争做准备。

节目中的泰莎,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但同时,也让我想起我一个刚上初中的侄女。

那天帮表姐接她发烧的女儿去医院打点滴,从学校到医院的路上,侄女提起她们刚结束周考,她说这次周测她的数学成绩不太理想,导致排名掉了很多。

看侄女如此在意,我自然也很好奇到底多不理想,结果一问才知,只是有个解答题没做出来。

仅仅是做错一个数学题,让现在的孩子在意到什么程度呢?

吃饭的时候一直在说,吃完饭到医院打点滴,还在懊恼。而这期间,我尝试安慰她,也试着转移话题,但是都没用。

毫不夸张,现在这个时代的现状就是如此,即便家长开明,孩子到了学校,不可抗拒的就是处在了一个十分焦虑的环境中。

就像之前有个颇具争议的课外辅导机构广告语所说的:

“就算你不爱竞争,竞争还是会找上你。”





能给孩子带来创伤的客体不只是父母

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立的精神胚胎,也会经历真实的烦恼和痛苦,可能是学业压力,人际关系,身材焦虑,或是遭遇校园霸凌。

早在21世纪初期,世界卫生组织就公布:

人类已经从“传染病时代”“身体病时代”进入“精神病时代”,心理疾病成为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威胁,精神疾病患者将大量增加。

可以看到,有焦虑、抑郁、强迫、自杀倾向的人越来越多。

导致孩子抑郁的原因也很多。

譬如:社交压力,即便孩子来自一个幸福的家庭,他们也可能在学校或是社交场合中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比如:考试压力,人际关系问题,自我价值感缺失等。

并且,心理学家表示,能够给孩子带来创伤的客体也不只是父母。

虽然家庭幸福,但他们仍然可能经历一些心理创伤,如亲人的离世,家庭成员的失业等等。

家庭的幸福和稳定只是孩子心理健康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智慧的父母这样做

孩子的心理困境,常常需要成年人,尤其是父母迈出第一步,如何做好支持孩子的角色,我们有以下几点小建议。

1.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形象无需太过完美

国外有位男孩叫瑞恩,在17岁的时候他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瑞恩的父亲很心痛,同时他也开始思考,那个一直以来他认为很正常的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生病的。

他说:“现在回想起来,我给孩子的印象始终是这样的:我是一名ceo、高管导师、跆拳道黑带、作家。

哪里有问题,我就去哪里解决问题。我的孩子从没见到我哭,一次也没有,但事实上我办倒闭了13家企业,三次濒临破产边缘,但我从未向妻儿提起过这些,我一直保护着他们,不让残酷的现实伤害他们,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我以为这就是父亲该有的样子。”

于是十多岁的儿子也按照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他从未向父母提及自己也有很多无法解决的痛苦,因为他认为男子汉就应该像父亲那样。

这位父亲生活中始终戴着铁人的面具,在家人面前永远沉稳可靠,自己解决压力和痛苦,然而一个孩子的心理远不如成年人强大。

太多的难过、积压、不知所措,他们要用尚未成熟的心智去面对成年人才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最终难免走向崩溃。

2.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医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表示: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每天都爆满。很多孩子都压力非常大,表现出各种躯体症状,以及烦躁、焦虑、易怒。

越来越多的孩子,丢失快乐的能力,变得丧丧的。

在综艺《爸爸当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马立奥的爸爸马杨从房檐上给马立奥掰了一根冰棱,马立奥拿上要去给妈妈看“水晶剑”,结果不小心被自己给弄断了。

他笑着捡起断成三截的冰棱说道:“没事,这样还能给大家分呢。”

在马立奥身上,看到了许多孩子甚至是成年人身上都缺失的,稳定的情绪和乐观的心态。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段很火的话:

上小学的时候忘戴红领巾,你感觉世界都要塌了;到了初中考试不及格,你又感觉要完蛋了;高中没考上理想的大学,你觉得自己的人生都没希望了;毕业后没有找到好工作,你又觉得人生已经完蛋了……

但其实,人生的容错率是很高的,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重要。

美国思维教授赖安·哥特弗曾说过:

心态是我们心理能量的过滤器,是一个人工作生活看世界的心理基础。

孩子也有不少压力源:学习压力、生活中的糟心事、跟同学相处不顺利……

这些压力发生的时候,孩子会有一段时间快乐不起来,如果压力一直在,孩子可能会一直不快乐。

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心理更有弹性,复原力也会更强,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这种时候,父母就要引导孩子,从不快乐的事情里发现快乐。

遇到问题的时候,启发孩子换种思维,把遇到的问题往自己可控的方面想,把错误和失败看成暂时的偶然的事件,就事论事,向孩子指出可以改变的方向和建议。

父母积极地引导孩子,孩子才会养成积极看待事物的好习惯。



3.激发孩子的探索欲

一位作家曾说:

当下我们对于幸福的理解是非常狭隘的,好像我们的钱比别人少,我就过得比他不幸福;好像我的分数没有别人高,我就过得比他不幸福……

一个孩子最应该学会的,是找到自己幸福的路径,因为一个人开心的东西越多元,他就能越幸福。

“中国榜样家长”刘称莲自女儿小学起,每周日她都坚持带女儿见世界,让她在体验和实践中学习,丰富内心、开阔眼界。

女儿深陷学业压力时,刘称莲曾带着她深夜飞往内蒙古,只为实现女儿看流星雨的梦想。

凌晨4点,零下15度,空旷的荒原上,一家三口依偎着感受一道道流星划破黑夜的震撼。

刘称莲说:

这是一个十分疯狂的决定,但如果时光倒流,我仍会坚定地选择带孩子去。因为我知道,这样的实际行动,能够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内心,这远比简单的安慰来得更加有效。

在刘称莲的培养下,女儿心态越来越好,成绩稳步上升,最终考进北大。

感知幸福、探索幸福也是一种能力,看到回家路上的晚霞会幸福,闻到路边的桂花香味会幸福,吃到好吃的东西会幸福,拍到有意思的照片会幸福,在昏暗灯光下的小巷散步会幸福,有很强的幸福感知力,就会有很多快乐。

好的父母和家庭,会做孩子的避风港,我们与孩子互相吐露心声和脆弱,彼此鼓励,共同把遭遇的风雨变成风景,一同试着调整心态、面对现实,直面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