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搭出奇迹的科研“国家队”,钟南山怎么看?

更新时间:2024-04-11 17:57:12作者:无忧百科

混搭出奇迹的科研“国家队”,钟南山怎么看?

“没有跨学科合作,就没有广州国家实验室这三年的累累硕果。跨学科合作推动了基础研究向临床研究的转化速度。” 近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国家实验室主任钟南山,就新质生产力、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等话题,接受媒体采访。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国家实验室主任钟南山。 南都记者 马强 摄

自2021年揭牌成立后,广州国家实验室这支“神奇”的团队在短短3年时间内,已产生了首台国产商业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H-F120、5-10分钟完成核酸检测的超快PCR仪、全球第一个通过肿瘤体内注射给药的微创靶向消融药物等多个重大科技攻关成果,在呼吸疾病生物医药科技创新领域发挥出强大的龙头作用,这是如何做到的?

近日,南方都市报记者走进了这座位于广州生物岛的大楼。在开放式办公区和实验室中,青春活力的青年研究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手头的工作。这里,可能是“博士浓度最高的地方”,仅一个科研团队中就能有20多位博士后、博士。但如果说他们是单一的“学院派”,又不那么准确。从团队结构上来看,这里有大量在高校中难得一见的跨学科混搭团队。而团队的负责人,甚至有的当过医生,有的当过老板。

广州国家实验室研究员董鸣所在的团队,研发出了全球首台全自动微流控外泌体提取、纯化及富集一体机,用于多种肺部疾病的早筛早检。董鸣介绍说,作为团队主要负责人,她是医学出身,做过医生。剩下的研究人员中,1/3来自医学专业、1/3来自设备制造专业、1/3来自材料学。这么一个医科、工科混搭的团队,会研究什么方向?大家有了不懂的问题,找谁才能“一锤定音”?她坦言,“广州国家实验室聚集了诸多领域的顶尖大咖。有了什么问题,楼上楼下跑一趟就能解决了。”


广州国家实验室研究员董鸣。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比如,我们经常会去请教李亦学老师的人工智能团队。”据董鸣介绍,李亦学团队研发的人工智能辅助分析系统,对外泌体多组学研究起到极大的支撑作用。通过该系统,在肿瘤研究中,利用AI多模态融合方法整合多组学数据,能够提高预测准确率。同时,AI模型还可以学习数据分布特征和规律,对缺失数据的处理也起到较好效果。


广州国家实验室研究员李亦学。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这也回答了一个不少人心中的疑问:有了清华、北大、中科院,为什么还要大力建设国家实验室?简单来说,只有“集中力量”,才能“办成大事”。跨领域、跨学科合作,能够高效配置多种创新力量,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在助力重大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而在关乎人民生命安全的关键时刻,这种通过聚合汇集的力量,尤其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在科技抗疫的紧要关头,广州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徐强承担起研发超快速qPCR扩增仪的重担,可将核酸检测速度缩短至5-10分钟。原本是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出身的徐强,除了自学大量资料,还请教了实验楼里的传染病学、病毒学专家,迅速构建起对新冠的认知框架。在来自材料学、信号控制、光学、计算机、大数据等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设备研发迅速完成。而让人意外的是,这台“刻不容缓”的设备,还加入了广州美术学院的力量。


广州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徐强。南都记者 冯宙锋 摄

“科学研究要兼顾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如果单纯是我们科研人员研发,这台设备只能打70分。我们要优化设备的工业设计,让操作更加便捷,最终能够大范围使用。”徐强认为,正是国家实验室“核心+基地+网络”的运作模式,才能在短时间内能够聚合来自研究院所、高校、企业的多方力量。

除了实验楼和办公区,生活公寓也是偶遇不同领域科学家的“好地方”。“我刚来实验室时住在人才公寓,惊喜地发现我的邻居里就有院士、杰青和多位高层次人才。前几天,我们几位学术带头人还组织了一场户外讨论会,大家边烧烤边交流,在轻松的环境中能够迸发出更多灵感和创意。”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当研究员之前,徐强还在海外担任过科学仪器公司的“老板”。“科研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提升效率。我们的科研成果一定要转化、要应用,科研人员也要具备商业思维和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徐强说。

董鸣、李亦学和徐强的故事,是广州国家实验室构建灵活高效的科技创新协同网络的生动案例。在这里,通过医学与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等多学科融合诞生的科技成果比比皆是。

“跨学科合作对于科技攻关极为重要,我对此体会颇深。”钟南山对广州国家实验室的体制创新感触颇深:“广州国家实验室不搞PK,只搞联合。”他向媒体举了一个跨学科合作的案例:在临床上,如果要准确判断结节的良恶性,需要进行结节穿刺。有的病例甚至只有在切除结节手术之后,才能鉴别结节良恶。广州国家实验室通过对100多万份结节CT进行分析,研发了AI辅助鉴别软件。目前,实验室将软件鉴别结果与术后结果进行对证,准确率已达92.8%。

以下是钟南山院士采访实录:


钟南山院士接受媒体采访。南都记者 马强 摄

01/

“有发明发现,再加成果才叫创新”

问:现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的难题在哪里?如何破解?

钟南山:以广州为例,广州的医疗资源非常丰富,集聚了很多优质医院和医学院校,也培养了大量的医学研究人才。同时,广州生物医药产业基础扎实,基础研究能力也较为领先。

但难题在于如何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医疗相结合?科研人员如何将研究成果实现转化、产生效益?

首要是思想认识的改变。当研究人员在研究工作中发现机制、总结规律时,就要回过头来想想,这个规律能否在临床上、在医疗器材上有所应用。

问:您怎么理解“创新”?

钟南山:有人认为科技创新是成果转化的基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目标,我不完全同意这个看法。科技创新本身就是既要有发明发现,又要有成果。

问:目前医院使用的不少医疗器械都来自进口,如何加强器械使用的安全,提高国有器械的占有率?

钟南山:这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如果我们能够实现高端医疗仪器的国产化,就有办法来降低其价格。其次,为了满足我国广大社区、农村的医疗需求,我们还需将其仪器进一步改进,使其更为简易。不管是药、器材还是医疗技术,我都希望能够在广大基层用得上。

02/

“串得好,就会成为一条很漂亮的项链”

问:您提到,成果不仅仅留在实验室,还要做到推广。能具体谈谈如何落地以及重点方向?

钟南山:广州国家实验室重点关注三方面:国家安全、人民安全、技术和器械安全。这意味着,实验室不仅要围绕突发性问题展开实践、关注慢性呼吸道等疾病,同时还需要联合国内单位共同研发,突破医疗器械的技术壁垒。

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我们会联合链条中的主体共同合作。这种做法像是串珍珠,我们就是那条线,串得好就会成为一条很漂亮的项链。

问: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怎么发挥广州国家实验室的平台优势,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创新要素?

钟南山:我们与澳门、香港在早些年就建立了联系,过去与澳门科技大学在中药研究方面交集较多。而最近一次较为实质性的联系,是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同研究关于灭活疫苗与mRNA疫苗的评价。

经研究,灭活疫苗与mRNA疫苗对于重症新冠患者的效果没有差异变化。同时,实验证明,在灭活疫苗基础上接种亚单位蛋白疫苗、mRNA疫苗等其他技术路线疫苗的效果,比完全接种灭活疫苗效果更好。

另外,就突发性传染病方面,我们还联合多国成立了“四国六方”联盟,针对未来的突发性传染病进行病源预测预警方面的合作;也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等方面对东南亚地区的疫源动物以及有可能有疫源的动物的病毒进行监测。

03/

“我不认为X疾病近在咫尺”

问: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就“X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发出警告。对于这一未知病原体,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准备?

钟南山:目前新冠病毒的主要流行株是JN.1,传播力依然比较强,而致病力已经很弱。

根据研究,目前已发现有50多种有可能从动物传播到人身上的病原体,而且可能会出现人传人的病例。而这些病原体中,有21种属于冠状病毒。因此,如果检测到家庭中出现三人或三人以上人群发生同样的感染情况,就要保持高度警惕。

我认为,世界卫生组织提出X疾病,是为了让大家不要放松警惕。我并不认为X疾病是近在咫尺的问题,也不值得大肆渲染。

问:正值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广州国家实验室在防治各类呼吸道疾病展开了哪些布局?

钟南山:从去年底到今年依然有多种病原体在传播。结合今年2月数据,甲流患者占送检发热门诊总量19.2%,新冠患者占送检门诊总量70.1%。此外,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等这些病毒依然存在。

就布局情况,我们主要是顺应国内最主要的临床需求来加强相关药物及疫苗的研发。

鉴于冠状病毒的风险性,我们重点研发针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冠状病毒的有效广谱疫苗和广谱治疗药物,提前进行筹备。有的布局不用马上推进到第三期,做到一期临床实验即可。

另外,我们也针对流感研发了新药,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方面,目前广州国家实验室也正在研发相关疫苗。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卫国 李阳

统筹:尹来 游曼妮 王道斌

采写:南都记者 王诗琪 伍月明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马强

视频:蔡文茵 罗雪纯

设计:李毅然 何欣

技术:麦毓轩 叶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