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成新生儿死亡首要原因,复旦儿科设家庭病房开展“袋鼠式护理”
2023-11-16
更新时间:2023-11-16 15:05:31作者:无忧百科
在某音上看到一个高赞视频,讲的是一个中年妈妈的育儿日常。
“娃不想睡就不睡吧,反正困到不行总会睡的;
“一顿饭不想吃就不吃吧,反正长大都是一百多斤的人;
“玩具乱就乱吧,反正收了明天还是这么乱;
视频中的妈妈完全放弃了对孩子的行为要求,主打的就是一个“摆烂”。
原本以为,会有不少妈妈对此表示质疑,没想到评论区却出奇的和谐:
“可能会有人说摆烂是对娃的不负责。但是摆烂的大人和孩子真的都很快乐!”
“卷不动了,太累了,决定摆烂了……”
“当妈妈摆烂,自己舒服,孩子老公轻松,放下控制欲,大家都高兴……”
这让我回想起去年那个因为孩子不睡觉,焦虑崩溃到扇自己耳光的母亲。
好像忽然之间,大家的精神状态都有了质的改变。
为什么中年人“摆烂”让大家举家欢腾?
因为一个紧绷的家让所有人都“窒息”。
未“摆烂”前
家里上演的“大型窒息现场”
去年5月,一位母亲疯狂扇自己耳光的视频引来几百万人围观。
只看到片段的我们会觉得很疑惑:只不过是孩子不睡觉,为什么要伤害自己呢?
了解了她背后的故事之后我们才知道:
这位母亲毕业就结婚了,丈夫负责上班养家,而她一个人要带两个孩子。
有一次送儿子上学,身上还背着女儿,却遇到一场大雨,三人都没有雨具,只能淋成落汤鸡。
没有人帮忙的她,明明已经竭尽全力去做一个好母亲,却还是遭遇了现实的“失控”:哄娃睡觉失败后,强烈的窒息感让她忍不住狂扇自己巴掌。
我们理解她作为全职妈妈的委屈,但也应该看到她崩溃背后的限定性思维。
那就是——“只有……我才是一个好妈妈……”
“只有让孩子按时睡觉,我才是一个好妈妈……”
“只有让孩子一日三餐按时吃,我才是一个好妈妈……”
“只有让孩子乖乖听话,我才是一个好妈妈……”
这些限定性的想法通常都是源自我们对孩子、对家人的关爱;
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时,通常会延伸出许多无意识的强迫,也就是:控制。
“希望孩子好,所以忍不住控制孩子的行为举止…… ”
“希望一切都符合期待,所以忍不住控制外在环境……”
“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更好,所以忍不住控制自己的合理需要……”
无意识中对孩子、对自己、对环境的三重控制,才使得家庭成为大型窒息现场。
曾遇到过一位来访者,她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母亲,也很有远见,能力很强。
但也正因为过于“负责任”,被家里人痛斥她的控制欲太强。
家人也有自我意识,总有人和她的想法不一样。
而强迫、控制家人,就会让家庭关系陷入紧绷状态。
她总说:“我年轻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很多,不希望孩子以后走我的老路。也希望我们这个家以后能过的好一点。”
她这些想法有错吗?当然没有,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越来越好。
但在无意识中,她将自己的期待投射在了家人的身上,想要通过家人的“有序”来重建自己内在的“失序”,这背后其实是中年人内心对“未知”的恐惧。
我们对“未知”“不可知”“不确定性”有那么多的害怕,所以才会想抓住一些“确定”的稻草,让一切可控。
然而一个扎心的事实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他人、环境,原本就是不可控的。
而当我们最终顿悟了“不可控”这一事实,“摆烂”就开始了。
被动“摆烂” vs. 主动“摆烂”
当然,顿悟的方式因人而异,有的人是被动接受,有的人是主动领悟。
我小姑是个比较典型的女强人,孩子未出生前,她就已规划好孩子的一生。
她原本希望孩子能考上交大,读财会专业。怎知孩子直接报考了艺术系,一毕业就跑去北漂。
后来,孩子在北京遭遇挫折,回了老家,小姑又张罗着帮孩子找工作。不料孩子直接和同乡一起开了一个公司,自己创业做短视频。
上一次见到小姑的时候,小姑一个字没提自己的孩子。
当我们问她的时候,她无所谓地说:“算了,不管了,管不了了。”
原来,小姑儿子不但短视频做得不错,还学会了直播,每个月至少3、4万的收入,比做财会可赚得要多。
看到孩子做出了成绩,小姑也就放弃了控制。却不曾想,正是因为自己的放手,原本紧绷的母子关系,也得到了缓和。
小姑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其实我曾经担心的,也没多大回事,吵了大半辈子,我也想和儿子搞好关系。”
有人像小姑一样,想管也管不了,所以摆烂了。这是其一。
其二,有人却是因为累了,想要休息了。
前段时间,我和一位85岁的阿姨一起上课。
我相当佩服她,这么大年龄了,真是“活到老,学到老”。
可是有一天,她却缺席了。
她女儿告诉我:“妈妈说她累了,不想来了,要休息。其实,我还挺高兴的。”
原来,她妈妈为家庭付出了一辈子,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就连上课,也是为了满足女儿的期望才来的。
因此,当妈妈提出“摆烂”,终于为自己的需求发声时,女儿也非常被触动。
“妈妈终于放松下来了。”这对女儿来说也是一次人生的解放。女儿再也不用背负亏欠妈妈的愧疚感,也卸下让妈妈幸福的责任了。
“摆烂”之后
连空气都自由起来
很多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女性,会觉得“摆烂”是一个贬义词,但其实摆烂可是好处多多。
我很喜欢看一个营养师博主拍摄的视频,通常是她给自己孩子做辅食。
有时候她会将提前准备好的营养汤底,配上随便处理的饭和蔬菜,蒸熟就给孩子吃了。
她的视频下面不少人评论:
“不好意思,我以为是狗饭……”
“我觉得,给孩子吃的还是要精致一点好……”
“你孩子能不能吃点正常玩意儿?”
面对这些质疑,她不以为意,坦坦荡荡地说:“可以精致,但没必要。我儿子才一岁多,长得跟三四岁似的。孩子养得好不好,跟表面功夫没关系。”
还有一位抖音的博主妈妈,对“摆烂式育儿”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以前我总觉得,好的母亲就是要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培养孩子的共情力。但是有一天我觉得累了,躺下了,给孩子撒娇,让他给我讲故事。”
孩子对讲故事这件事乐此不疲,这反而培养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所以适当摆烂,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这里说的“摆烂”,其实是放下控制,放过自己,放过他人。让家里窒息的空气转成流动的,自由的空气。
往后余生
如何更好地“摆烂”?
在我看来,“摆烂”不等于“放弃”,并不是说完全不去干涉,不去管理了。
更好的解释是,正确的“摆烂”就是学会“如何活在不确定中” “如何让自己的心安定”。
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摆烂”呢?
首先,我们要从认知上接纳“变化是常态”这一事实。
无论你如何努力控制,有些事情还是无法预测和掌控的。学会将不确定性和变化视为机会,而不是威胁。
比如孩子不想老老实实坐在那画画,非要去踢足球,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将“培养孩子的艺术性”改为“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
尝试将注意力从试图掌控一切,转移到每个当下的潜力、机会上。相信我们有能力安住当下,适应一切未知的挑战。
其次,认识到“人生并不是非得怎样不可”。
“一定要怎样”是自己给自己的限制。
我们不妨去设想两种结果:好又好到哪里去?坏又坏得到哪里呢?
孩子一顿饭不吃,真的会饿死吗?
孩子不学习围棋,会让他以后无法适应社会吗?
孩子成绩不好,是不是就永远没有出路了呢?
并不是。
有时候,我们对生活的要求过于苛刻,认为只有达到某种标准或目标才是成功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起点,不能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人生的价值。
如果最坏的结果,我们都能应对,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
第三,我们要学习调节自己内在的“失控”。
没有人是完美的,情绪丝毫不变,这是对自己最大的压抑。当你情绪失控时,给予自己看见、接纳、适度“摆烂”来让自己休息、恢复,才能在爱的能量中重新连接孩子和丈夫。
调节自己的失控可以有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觉察自己的情绪,了解自己内在的“失控”情绪是什么。通过连接身体感受,识别出容易让你感到失控的情绪,如恐惧、愤怒、沮丧等。
第二步:接受自己的情绪:不要试图压抑或否认这些情绪,而是尝试理解它们,背后一定有正向的需求。你可以问自己:“我的正向需求是谁什么?”
第三步:培养自我关爱,记得首先照顾好自己,这样才有足够的精力去照顾他人。通过进行放松活动、健康饮食、充足的睡眠以及适合自己的娱乐活动来关爱自己。
因此,“勇敢做自己”,是内在成长的第一步。
如何更好地觉察自己,关爱自己,做自己呢?在这里,真诚地向你推荐卢熠翎老师的“勇敢做自己”体验营,让我们认识自我,安定自己的心,然后更好地用爱来连接孩子,连接家人。
最后,要记住,凡事不要太认真,活出松弛感。
一位心理学博士说,我们不要像握着一把剑一样去握着生命,这会让你头破血流。而是要像握着一只小鸟,不太松不太紧。
家庭也是一样的。
把对家庭和外界的紧张感收回来,轻轻松松地活在当下。看到生活中的美好和机会,关注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体验会让我们更加满足和幸福。
愿我们都能在“摆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节奏。
*本文由珂文和张德芬空间主笔团共同创作,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策划 | 李绚彦
编辑丨一帆